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0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6
三三、恨

★推导提示: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成语助记: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33.恨,hèn
(1)名词,怨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天地虽然长久,但总有到尽头的时候,唯有这永别的怨恨,却是绵延不断,永远没有断绝的一天。
(2)动词
①遗憾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先帝活着的时候,每当和我谈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帝、灵帝(失政)表示叹息遗憾的。
②怨恨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您前去(送死)我却没有送您,因此知道您会怨恨我而回来。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1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5
三二、何

★推导提示:“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成语助记: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 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32.何,读音一:hé
(1)代词
①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您来的时候带了什么?
②哪里,什么地方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您现在想要到什么地方去?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
(2)副词,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水面多么浩大,山岳岛屿高高地耸立在水边。
(3)助词,即今“啊”字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孔雀东南飞》)
——车声隐隐甸甸的响啊,两人相会在大道口。
读音二:hè
动词,背、扛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
——你的牧人来了,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2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4
三一、过

★推导提示:“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成语助记: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 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31.过,guò
(1)动词
①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雷霆忽然震响,原来是宫车经过。
②胜过,超过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一出门,穿着轻暖的皮衣,骑着高头大马,超过了世代做官的人家。
③拜访,探望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我有一个朋友在市井屠户之中,想要委屈您的车马去拜访他。
④到,来到
一日,大母过余。(《项脊轩志》)
——有一天,祖母来到我的书房。
⑤犯有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是没有比这再大的好事了。
⑥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⑦过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开过花以后再采,根的颜色就会暗淡难看。
(2)名词,过失,过错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君子广泛的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3)副词,过分,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因为那里的环境过于凄清,不宜久留,于是写了这篇文章就离去了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3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3
三十、国

★推导提示: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成语助记: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 共商国是


30.国,guó
名词
①国家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如果不幸出现方圆两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济他们?
②诸侯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毛病出在贿赂秦国上。
③国都,京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远离国都,怀念家乡,担心别人说坏话,满眼萧条,感伤到了极点而悲愤的情绪。
④地区,地域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硕鼠》)
——我发誓要离开你,去到那欢乐的地方。
⑤国事
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4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3
二九、归
]★推导提示:“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成语助记: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29.归,guī
(1)动词
①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此后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了。
②返回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封他做了上卿。
③归还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如果十五座城不能归入赵国,请允许我把宝玉完好的归还给赵国。
④归属,归依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到他那里。
⑤归到一处,汇聚
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各位英雄豪杰都仰慕他,好像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5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2
二八、顾
★推导提示:推导提示:“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成语助记:成语助记: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 顾左右而言他


28.顾,gù
(1)动词
①回头,回头看
相如顾召赵御史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回头召来赵国的御史说。
②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
——成名看到盛蟋蟀的笼子空了,就(觉得)出不来气说不出话。
③看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三次到我的草房之中看望我。
④关心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子布、元表众人各自关心自己的妻子儿女。
⑤照顾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多年来我供养你,你却一点也不肯把我照顾。
⑥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只想要求得一死,不再考虑利害。
(2)连词
①表转折,只,只是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我每当想到这些,常常痛彻骨髓,只是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②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人如果要立下志向,难道不如蜀地边远偏僻地方的和尚吗?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6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2
二七、固
★推导提示:“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一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成语助记: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27.固,gù
(1)名词,险要的地势
秦孝公据殽函之固。(《过秦论》)
——秦孝公占据着殽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
(2)动词
①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巩固国防不必靠山河的险要。
②坚守,安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军多次打败赵国的军队,赵军坚守营寨不肯出战。
(3)形容词
①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你的思想这样顽固,顽固到不能通达事理的程度。
②坚固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赤壁之战》)
——荆州和我国邻近接壤,江山险要坚固。
③坚决,坚持
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
(4)副词
①表本来,原来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生在我的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要早。
②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这实在是百世难得的际遇啊!
③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人固然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7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2
二六、故
★推导提示:“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成语助记:一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26.故,gù
(1)名词
①缘故,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打胜了这一仗后,庄公问这次取胜的原因。
②事故,变故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
——家乡多有变故,不能不使客居在外的游子担忧。
③旧交,老朋友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你怎么和项伯有老交情?
(2)形容词
①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怀古》)
——那西边的旧营垒,人们说是三国时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
②衰老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
(3)副词
①故意,特意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
——公子多次前往问候,朱亥却故意不肯回拜答谢。
②过去,从前
轩东故尝为厨。(《项脊轩志》)
——(项脊)轩的东面曾经做过厨房。
③仍然、仍旧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
——逐级提升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的长官。
④本来
此物故非西产。(《促织》)
——这种东西本来不是山西特产。
(4)连词,所以
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就会更直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8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1
二五、盖
★推导提示: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成语助记: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25.盖,读音一:gài
(1)名词
①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现在已经长得高高的,(枝叶茂盛),像车盖一样了。
②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形似酒尊。(《张衡传》)
——盖子高高的鼓起来,形状像酒樽一样。
(2)动词
①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
——天像个帐篷,遮盖着大地。
②胜过,压倒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刘备是汉朝王室的后代,杰出的才能超过了当世之人。
(3)副词
①表肯定判断,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打瞌睡,原来是为了诱敌。
②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未几,敌兵果舁(yú)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
——不久,敌军果然抬着炮来了,大概有五六百人。
(4)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一年之中冒死亡的危险只有两次而已。
读音二:hé
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99楼#
发布于:2018-01-31 11:11
二四、负
★推导提示:“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成语助记: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24.负,fù
(1)动词
①以背载物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
②担负,担当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衡量这两个办法,宁可答应下来,让秦承担理亏(的责任)。
③仗恃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秦国贪心,倚仗它的强盛,用空话来求取(我们的)宝玉。
④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我实在害怕被您欺骗而辜负了赵国。
⑤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实行了斋戒,也一定会背弃盟约,不补偿给赵国城池。
⑥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2)名词,失败
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谋攻》)
——不了解对方,却了解自己,胜败(的几率)各占一半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