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0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2
七二、是

★推导提示:“是”的本义是“正直”。由此引申出事理的“正确”。其意动意义即是“认为正确”,我们同意别人的看法会说:“是,是的,是这样的”,故又引申出判断词“是”和指示代词“这,这样”
■成语助记:自以为是 莫衷一是 是非得失 是非自有公论 是可忍,孰不可忍 似是而非


72.是,shì
(1)形容词,正确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实际上我走上迷途并不太远,已经觉悟到现在退隐是正确的而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了。
(2)动词
①认为……正确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认为自己正确,别人错误,这是世俗人的共同的毛病。
②是,表判断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
(3)代词,这,这个,这样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钟山记》)
——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
(4)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冉求!这恐怕该责怪你吧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1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2
七一、使

★推导提示:“使”有两个基本义:一是连词,假使;一是叫,让。由“叫,让”引申出“奉使命”(奉使命不就是被“叫”去做事吗?),进一步引申出奉使命的人“使臣”
■成语助记:鬼使神差 不辱使命 颐指气使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71.使,shǐ
(1)动词
①命令,派遣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列传》)
——怀王命令屈原制定宪法。
②叫,让
试使斗而才。(《促织》)
——试着让它(同别的蟋蟀)咬斗,结果获胜。
③主使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五人墓碑记》)
——这时凭着大中丞的身分作苏州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心腹,逮捕周顺昌先生的事就是由他主使的。
④使唤
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
——人人都能够像使唤奴仆一样使唤他。
⑤致使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阿房宫赋》)
——致使天下的人,口里不敢说,心中却充满了愤怒。
⑥出使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商相如列传》)
——您实在找不到人的话,我愿意捧着宝玉前去出使。
(2)名词
①使命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刺秦王》)
——希望您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在您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②古代官名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我被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使者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您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立刻(派人)捧着宝玉来了。
(3)连词,假使,如果
使人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
——假使人们所憎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可怕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还有什么不能采用的呢?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2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1
七〇、识

★推导提示:“识”的本义是“知道,认识,能辨别”。既然“知道”,当然就能“记住”。为了更好的记住事物,需要做一些“标记”,故又有“标记”的意义
■成语助记:博闻强识 不识大体 不识时务 才识过人 有识之士 老马识途 见多识广 默而识之 目不识丁


70.识,读音一:shí
(1)动词
①懂得,知道
识众寡之用者胜。(《谋攻》)
——懂得兵多和兵少的不同用法的一方能取胜。
②认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
——同样是沦落天涯的人,相见何必一定要曾经互相认识?
③识别,觉察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孔雀东南飞》)
——刘兰芝听出了(焦仲卿)马叫的声音,急忙穿着鞋子出来迎接他。
(2)名词,知识,见识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刘开《问说》)
——除了“学”,没有办法发现疑问,除了“问”,没有办法增加知识。
读音二:zhì,通“志”
(1)名词,标记,记号
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王)公拆开大氅,拿出珍珠交给他们,(当初)封装的记号还和原来一样。
(2)动词,记住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于是笑着对苏迈说:“你记住了吗?”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3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1
六九、胜

★推导提示:“胜”的本义是“禁得起,忍得住”,所以能坚持到最后(即“尽”)并“胜过、超过”他人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胜利当然要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胜利是“美好”的事,由此又引申出“优美的山水古迹”
■成语助记:不胜枚举 名胜古迹 胜友如云 不胜桮 聊胜于无 稳操胜券 哀兵必胜 出凡入胜 旗开得胜 引人入胜


69.胜,读音一:shèng
(1)名词,胜利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谋攻》)
——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方法。
(2)动词,战胜,取胜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六国和秦都是诸侯国,他们的实力比秦国弱,还有不用贿赂就可以战胜秦国的趋势。
(3)形容词
①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我看那岳州的优美景色,全在一个洞庭湖上。
③盛大的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
——我年少无知,却荣幸地亲逢这盛大的宴会。
读音二:shēng
(1)动词,禁得住,忍得住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鸿门宴》)
——沛公经不起多喝酒,不能亲自来告辞。
(2)副词,尽,完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寡人之于国也》)
——如果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也就用不尽了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4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1
六八、涉

★推导提示:“涉”的本义是“徒步渡水”。由“渡”引申出“度过、通过”。进一步引申出“经历”。学习的经历是“涉猎,学习”,经历一些事情必然会与他人有“牵涉,关联”
■成语助记:跋山涉水 涉笔成趣 三豕涉河


68.涉,shè
动词
①徒步渡水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察今》)
——澭水猛涨,楚国人不知道,还按照原来的标记趁夜晚过河。
②乘舟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察今》)
——楚国有一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中掉到水里。
③进入,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之战》)
——驱赶着中原的士兵远征,进入江湖地带。
④经过,经历
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报任安书》)
——现在您又遭受意外之罪,过一个月,就临近十二月了。
⑤漫步,散步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
——天天到庭院中散步自有乐趣,虽然设有小门却常常关闭。
⑥阅览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顾炎武《复庵记》)
——幼年时读书,喜欢《楚辞》,阅读过很多诸子的文章和经典、史籍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5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1
六七、少

★推导提示:“少”的本义是“多的反面”。“稍,略微”指程度轻;“时间短暂”就是时间少,进一步引申出年龄少的“少年,青年”的意义;把人看“小”了,就是“轻视,瞧不起。”
■成语助记:少不更事 悔其少作 安老怀少 缺衣少食僧多粥少


67,少,读音一:shǎo
(1)形容词,数量少,不多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论积贮疏》)
——生产(粮食)的人很少,而浪费(粮食)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产怎能不枯竭呢?
(2)动词
①缺少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想在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每个人身上都插上茱萸,却少了我一个人。
②削减,减少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贾谊《治安策》)
——想要使天下政治安定,不如多封一些诸侯国,以削弱他们的力量。
③瞧不起,轻视
议者以此少之。(《晋书·陈寿传》)
——评论的人因此瞧不起他。
(3)名词,少数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
——你坚持道义,不肯杀少数人,却要去杀许多人,不能算是懂得类推事理。
读音二:shào
(1)名词,青年,少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众多名流贤者都来到这里,老老少少全聚集在一起。
(2)形容词
①年少,年轻
衡少善属文。(《张衡传》)
——张衡年轻的时候就善于写文章。
②小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触龙说赵太后》)
——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没有出息。
读音三:shāo
副词,表程度,稍微,略微
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记》)
——被砍下的首级挂在城门上,脸色一点也没有改变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6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0
六六、善

★推导提示:“善”的本义是“好,美好”。“有道德”、“有本领”、“做得对”当然是“好”。有道德的人是“好人”。有道德的事是“善事”。做好人做好事是与人“亲善”,与人“交好”。做得对自然是令人满意的“好的行为、优点”,美好的一切都是让人“喜欢”的
■成语助记:与人为善 善解人意 善始善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善贾而沽 善始善终 独善其身 尽善尽美 乐善好施 择善而从 多愁善感 明眸善睐 知人善任 矜功伐善 与人为善


66.善,shàn
(1)形容词
①好的,善良的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征求询问好的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②好
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晋鄙如果听从,很好;如果不听从,可以让(朱亥)击杀他。
③友好的,亲善的
不如因而善遇之。(《鸿门宴》)
——不如借这个机会好好的对待他。
(2)名词
①好人,好事,好的行为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积累善行,成为美德,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②好的方法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
——不必作战就使对方的军队屈服,这是高明中最高明的办法。
(3)动词
①交好,亲善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
②长于,善于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京城里有(一个)善于表演口技的人。
③做好,处理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工匠想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④喜欢,羡慕
善乃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
——羡慕世间万物遇到了大好时节,感叹我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
⑤通“缮”,修治,引申为擦拭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因此感到心满意足,把刀子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4)表示应答之词。
王曰:“善!”(《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威王说:“很好!”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7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0
六五、若

★推导提示:“若”的一个基本义是“像”,故“相同”“如果”“及,比得上”等意义的引申跟“如”相似,请参照上面的提示
■成语助记:大智若愚 若无其事 若即若离 洞若观火 噤若寒蝉 口若悬河冷若冰霜 寥若晨星 了若指掌 敬若神明 命若悬丝 判若两人 翩若惊鸿 门庭若市 趋之若骛 受宠若惊 虚怀若谷 昭然若揭


65.若,ruò
(1)动词
①像,好像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像我这样的人,可以使百姓安定吗?
②及,比得上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徐公不如您这么漂亮啊。
(2)代词
①表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不然的话,你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
②表近指,“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凭这样的做法,去追求您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爬上树去逮鱼一样。
(3)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活板》)
——如果只印两三本,不算简单易行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8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0
六四、如

★推导提示:“如”的本义是“像”。(取女孩学话很像大人,这是女孩学语言的先天优势,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故“像”义“从女从口”。)要“像”当然要“遵从,依照”一定的标准;才能、品行“像”某人,当是“比得上”他。既是“像”,当然还不是完全一样,故又引申出“如果”义,表假设。又因为“像”,有用作描摹事物的情态的词缀“……的样子”
■成语助记:突如其来 如饥似渴 如臂使指 如出一辙 如椽大笔 如法炮制如虎添翼 如火如荼 如胶似漆 如狼似虎 如履薄冰 如芒刺背 如弃敝屣 如泣如诉 如切如磋 如日中天 如丧考妣 如数家珍 如蚁附膻 如饮醍醐 如鱼得水 如影随形 如坐春风 如坐针毡 涣如冰释 恍如隔世 泪如雨下 相敬如宾 危如累卵 心如止水 易如反掌 势如破竹 不绝如缕 风雨如晦 甘之如饴 观者如堵 烂醉如泥 履险如夷 目光如豆 囊空如洗 巧舌如簧 气喘如牛 日月如梭 胜友如云 守身如玉 逝者如斯 铁证如山 栩栩如生 运斤如风 狗彘不如 自愧弗如


64.如,rú
(1)动词
①往,到……去
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就和齐国绝交了,派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
②顺
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赤壁之战》)
——万一遇到不顺心的情况,就回来找我。
③如同,好像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桃花源中的)男女穿着都和外面人一样。
④及,赶上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鸿门宴》)
——沛公默然了,说:“本来就赶不上他啊。”
⑤按照
先生如其指,内狼于囊。(《中山狼传》)
——东郭先生依照老丈的意思,把狼装进袋子里。
(2)连词
①表假设,假如,如果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您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您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②表选择,或者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遇到祭祀,或者诸侯会盟,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4)助词,形容词词尾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
——君子拉开弓不放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Amy6669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194
  • 关注390
  • 发帖数728
  • 铜币18869枚
  • 贡献值110点
  • 好评度149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9-06-16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 社区明星
  • 发帖天才
  • 金点子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一鸣惊人
59楼#
发布于:2018-01-31 12:10
六三、却

★推导提示:“却”的本义是“退,使退”。“退”正是“不受,拒绝”形象描绘。退后自然会“回头”,这不正是头的“转折”吗?故又虚化为表转折的连词
■成语助记:却之不恭 望而却步 盛情难却 却病延年


63.却,què
(1)动词
①退
相如因持壁却立。(《廉颇涵相如列传》)
——于是蔺相如拿着宝玉退后站立。
②使退,击退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后来秦国又两次进攻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他们。
③拒绝,排斥
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谏逐客书》)
——作王的不排斥百姓,所以能成就他的功业。
④回头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到哪里去了?随手卷起诗书,大家都高兴得像要疯了。
⑤去掉,消除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伤田家》)
——医治了眼前的病痛,挖掉了心上的肉。
(2)副词,表将要重复或继续。还,再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什么时候能够(和你)一同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再说说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3)连词,表转折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旅次朔方》)
——没有来由的再次渡过了桑干河,却又希望并州就是自己的故乡
成长的真谛,原来是放弃。 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 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 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 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