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leilei888
高级学员
高级学员
  • 粉丝133
  • 关注25
  • 发帖数321
  • 铜币5785枚
  • 贡献值466点
  • 好评度38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6-07-01
  • 社区居民
  • 20天大作战
  • 14天勇士[秋]
  • 7天勇士[秋]
  • 20天大作战[2015]
  • 35天勇士[暑]
  • 发帖能手
  • 师恩难忘
  • 发帖天才
  • 幽默大师
  • 社区明星
阅读:2034回复:5

[资料共享]小时候背过的古诗背后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07-15 22:48
阿基米德说过,只要给他一个支点,他就可以撬起地球。那么只要给出一个唐朝的名人,楼主也可以用他来串起全唐的诗人,因为他们之间有着很多不为人所熟知的联系,有着很多趣味盎然的典故。从李世民、骆宾王、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邻、张籍、陈子昂、张若虚、罗隐、贺知章、陆象先、崔湜、张说,一直到李白、 李隆基、杨玉环、李龟年、公孙大娘、吴道子、张旭、裴旻、杜甫、岐王、王维、太平公主、张九龄、孟浩然、王昌龄、卢纶、李端、高适、王之涣、白居易、刘禹锡、李绅、柳宗元、韩愈、贾岛、孟郊、元稹、李商隐、杜牧…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诗人和诗歌后面,串联着浩瀚如烟海、璀璨如星空的精彩历史故事,上可达春秋秦汉,下可至明清近代,有的故事可以让你热血沸腾,有的故事可以让你热泪盈眶。如果你有孩子,从小就应该培养他或者她读唐诗、读历史,使之成长为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楼主自幼好读书不求甚解,阅读范围驳杂不纯,联想力天马行空。若有人愿意随着楼主的思绪,透过那些你耳熟能详的唐诗,了解它们背后中国历史上应该为我们所知的名人和典故,此贴就是你和孩子睡前的好读物。她将包含70%的正史、20%的野史演义、10%楼主个人的联想和演绎,显然不是严谨的史书,但却会让你有轻松愉悦的阅读感受。



唐太宗和萧瑀

按照我的国情,无论单位里无论有多么牛B的杰出人物,首先都应该归功于一把手的领导有方。如果说,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唐诗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是绝对正确的。正因为他开创的贞观之治,造就了伟大、光荣、我们在梦里都想回去的唐朝,生活在那个梦幻时代的许多才子们才有了可以去酣畅淋漓发挥的天空。反正太宗最多也就一首诗为人所知,不会浪费太多笔墨。这就是《赠萧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疾风知劲草”今天已是成语了,其实这句话并非唐太宗首创,版权应该属于汉光武帝刘秀(楼主最欣赏的君主,没有之一)。全诗也就最后一句“智者必怀仁”,教训我们有才无德是不好滴,楼主个人还比较喜欢。比这首诗本身更有意思的是被赠诗的这位萧瑀,是千足金的贵二代。以一句”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而在网上让大家莞尔的李前总理之女,如果和萧瑀比家世,瞬间就变成了女屌丝。

有次太宗搞了个宫廷夜宴,请朝廷重臣们喝酒开心。不知道出于什么动机,也许仅仅是因为喝高了,太宗突然冒出一句匪夷所思的话:“自知一座最贵者,先把酒。”那时正是牛人满座,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千古名相估计都在暗自思忖还是温良恭俭让不要当被枪打的出头鸟,no zuo no die 啊,没想到萧瑀气定神闲地一伸手就把酒杯端起来了。太宗笑眯眯地问:“爱卿怎么个说法啊?”萧瑀用了个打油诗来回答:“臣乃是:梁朝天子儿、隋朝皇后弟、尚书左仆射、天子亲家翁。”听了此言,太宗拍手大笑,满座也没人不服气。

萧瑀的高祖父是梁武帝萧衍,就是皇帝当得好好的,突然丢下国 家大事和满朝文武跑到寺庙出家,然后让自己的朝廷出巨款赎回肉票那位神人,没有最神只有更神的是他居然乐此不疲地把这件事连干了四次,简直是当成事业来做了;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昭明太子萧统,主编了《昭明文选》,就是古代版的《古文观止》;父亲是梁明帝萧岿。亲姐姐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儿媳妇是唐太宗的女儿襄城公主。其实萧瑀还是比较谦虚,不然再多说两句,他本人和隋炀帝杨广是多年私交很好,另外他妻子是大名鼎鼎河东狮吼的隋文帝独孤皇后独孤伽罗的亲侄女,那就意味与独孤皇后的亲外甥唐高祖李渊还是表兄妹…

西谚有云,一百年才能养成一个贵族,萧家在三朝都是天潢贵胄,差不多满足条件了。如果按此硬标准,李前总理之女和重庆前书记之流也能只是富二代,还当不起贵二代那个“贵”字。精神境界的软标准那就更不提了。的很多暴发户们一向以为用钱买得全身上下都是名牌就可以堆出贵族范来。他们不明白,象《悲惨世界》里那位穷得家里只有一副银餐具的主教,才是真正的贵族范。

萧瑀的家世资本这么牛了,那么资本之外的能力如何呢?尚书右仆射就是宰相,萧瑀一生五次拜相。当然罗,他也五次罢相,原因大抵是忠诚耿直但失于偏狭,肚里还不能撑船,这个缺点和楼主差不多。魏征就评价萧瑀的性格很容易不得好死,除非是遇上宽容的圣主。可这家伙实在是运气太好了,遇上了中国两千年来对臣子的 宽容度(不算对兄弟的宽容度)可能排得上前五名的李世民,虽然罢相五次,还屡屡起复。因为功劳卓著,萧瑀位列唐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之为伴的都是托塔天王哪吒之父、红拂女之夫李靖,神机妙算的瓦岗寨军师徐半仙茂公,尉迟恭、秦叔宝这对三鞭换两锏的门神,三板斧的程咬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魏征之类的家喻户晓喜闻乐见之牛人。

唐太宗评价萧瑀是“此人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反思今天我们自己,基本是厚礼可诱、刑戮可惧,更不用提屡屡在新闻中拉风的许多富二代们了。萧瑀的榜样说明,不是所有的富贵二代都没用,就看自己有没有资本之外的真正能力。如今争气的富二代好像越来越稀缺了,忙着奔事业的父母们不注重培养、或者钱多就是任性地瞎培养大概难辞其咎。

想想我们自己听到一点批评时的不爽,就能够大致想象一言九鼎生杀予夺的帝王们在纳谏时应该有千倍之难。唐太宗最著名的优点就是纳谏,故事之多在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们之中无出其右者。这一点恰好能最为有效地弥补(当然只是在局部)独裁政治体制的缺点,终于在数百年东晋南北朝乱世之后,开启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为文治武功伟大辉煌的唐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骆宾王和宋之问

贞观年间,诞生了大名鼎鼎的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他们是繁星满天的唐诗星空中最先闪耀出夺目光芒的。先从谁开始呢?看着可爱的儿女在满地蹦跶,就从他们都喜闻乐见的一首诗开始吧:“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国的孩子们七岁时开始读小学,若此时能背下几十首唐诗,都会让父母颇为欣慰。但如果想到其中这首简洁明快的《鹅》居然是骆宾王在七岁时所作,残酷的真相足以令有志于培养神童的家长们抓狂。


骆宾王的诗中楼主最喜欢的是另外一首,也入选了小学课本。他在易水送别友人时,想起那句流传千古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遂提笔写下 《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荆轲名列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刺客,不是因为他成功了,而是因为他明知身入虎狼之暴秦 刺杀嬴政是毫无生还机会的任务,依然慷慨前行。契丹人萧峰率领燕云十八骑冲上少室山时,就是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动人心魄。既然提到刺秦,楼主顺 便对张艺谋花几亿在电影《英雄》里表达的御用价值观吐一口水:为了“统一”的宏大叙事,暴君的统治也值得鼓励个体牺牲自己来服从。

在关于刺秦的诗歌中,楼主还有一首很喜欢的:“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如果不百度的话,很多人可能都想不到这豪迈诗歌的作者是谁,原来是后来成为大汉奸的汪精卫。其实这是一首十六句的长诗,起头四句是:“衔石成痴绝,沧波万里愁。孤飞终不倦,羞逐海鸥浮。”讲的是精卫填海的故事,把他自己的名字放进去了。当时还是愤青的汪精卫,面对同盟会多次起义的失败,决意刺杀满清摄政王来振奋人心。与他同去的有他后来的妻子陈璧君。事败被捕后,汪精卫在狱中虽知必死,全无畏惧,写下传诵一时的这四句。虽然他后来走错路成为汉奸,但楼主对他的愤青时代还是很敬佩的。

《于易水送人》既是咏史又是抒怀,明眼人应该看得出骆宾王的抱负和苦闷,他后来果然参与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是那种可以被株连九族的 — 谋反,当然这是最后的胜利者武则天定义的,骆宾王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他本人的动机是匡复李唐皇室。骆宾王最有名的段子就是战斗檄文《讨武瞾檄》。一般人对于这个“曌”字都会很眼生,因这是武媚娘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 则天大圣皇帝(不是齐天大圣)后,为自己生造出来的日月照空霸气侧漏的新名字。当然她自己恐怕没这文化,应该是有文化的好事者为她拟好的。要讲这个段子,就得聊聊唐太宗、武媚娘和徐茂公那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



媚娘最初是太宗皇帝一个不起眼的小才人,对的小伙伴你没有看错,她确实原本是后来老公高宗李治的小妈。曾经有人进献了一匹烈马狮子骢给太宗,但太宗左右居然无人能够驯服它。一心要吸引眼球的武媚娘便对太宗说自己能够制服它,只需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匕首。先用铁鞭打它,不服就用铁锤锤它,还不服就用匕首捅了它。太宗认为这听上去很血腥的方法无疑是正确的,因为这正是帝王驭下的方法之一,不禁对这个貌如春花心如蛇蝎的小老婆刮目相看。但是,被领导刮目相看 并不总是好事。

据说太宗病危时,考虑到将来无人能制媚娘,便把她唤至榻前:“媚娘啊,你知道朕对你一向宠爱有加。那么朕百年之后,你打算何以自处?”这其实就是在问她,是否愿意殉葬。媚娘冰雪聪明,立刻回答:“臣妾愿长伴青灯古佛,为陛下持斋念佛,祈求冥福。”就这样逃过一死,太宗驾崩后被送至寺庙出家。显然甄嬛出家的灵感是从此而来的。太子李治即位后,把早就眉来眼去暗送秋波的媚娘接回皇宫,成为了自己的宠妃。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暂且按下武媚娘不表,来看看另一位大有关系的人物,乃是《说唐》里大名鼎鼎的瓦岗寨狗头军师,本名徐世勣,字茂功。唐高祖李渊因其功高,赐其姓李,变成李世勣。后避李世民的讳去掉了“世”字,再变成李勣,凌烟阁图画二十四功臣时用的就是这名字。太宗晚年曾对太子李治说:“如今开国宿将已尽凋零,你即位后无人可用,只剩李勣一人了。但你无恩于他,恐日后他也不会尽心辅佐你。”不久后太宗将李勣贬官。李治登基后(即唐高宗)立即恢复并高升了他的职位,这是太宗父子为了驾驭李勣而打出的一套自以为漂亮的组合拳。

太宗并非杞人忧天,开国功臣往往容易自恃功高难以驾驭,雄才大略的老皇帝在世时还镇得住,资历不足的新皇帝即位后,这种君臣矛盾常常成为皇朝的不稳定因素。后周世宗柴荣急病去世,留下孤儿寡母,功臣赵匡胤马上就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看到这个前车之鉴后,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基本杀光了,免得他们将来像赵匡胤 一样造反,自以为是为子孙清除了隐患,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当他自己的儿子燕王朱棣起来造他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反时,建文帝已经没有宿将可用了,只能被打得落花流水。当然,残酷清洗开国功臣的都是没什么文化、出身流氓无产者又比较自卑的人,比如汉高祖刘邦是吃霸王餐的小混混,明太祖朱元璋是贫下中农假和尚,除了简单的杀人,也没有什么高级一点的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的政治问题。汉光武帝刘秀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世家出身的文化人,就能厚待功臣,君臣相得,杯酒释兵权,与功臣结为儿女亲家什么的,共享富贵,流传千古佳话。

李世民以权术待李勣,不料多年后被李勣来了个投桃报李。高宗对武媚娘宠信日甚,打算废了原配皇后改立武媚娘为后。但朝廷重臣都说,陛下你和先帝的小老婆悄悄地乱伦也就罢了,居然还想扶正她来母仪天下,咱们大唐可丢不起这个人,自然坚决反对。高宗久不能决,最后问到李勣。李勣微笑道:“此乃陛下家事,何必问于外人?” 封建王朝立储和立后,从来都是国事而不是家事。但高宗对李勣的“家事”理论深表满意,立刻册立武媚娘为皇后。而正是这位武氏,后来颠覆大唐江山,屠戮了宗室子弟李世民的一大把儿孙,建立武周皇朝,差点就把李唐皇朝彻底颠覆了。

以诚待人,往往换来以诚相待;和别人玩心眼,别人也难真心待你。李勣在高宗做如此重要决定之时,未能以国士之诚苦谏,也算太宗咎由自取。战国时豫让就此道理说过一段名言:“老板以众人待我,我以众人报之;老板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但在高宗打算把先帝的小老婆立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种乱伦到惊世骇俗的危机面前,李勣明哲保身,导致李唐皇朝覆灭,不得算为无罪。 但丁在《神曲》里说:地狱最炽热之处,是留给那些在出现重大道德危机时,仍保持中立的人。这就是在某些粪青打砸日系车时,开着美系车的楼主和很多人一样发声谴责的原因。在罪行面前保持缄默,也是某种程度的犯罪。

不久之后,李勣就为自己讨巧的中立立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武瞾掌权后,李勣之孙徐敬业起兵讨伐失败,谋反罪的下场是灭门。骆宾王投奔徐敬业阵营,为这次起兵写下了煽动力极强的著名《讨武曌檄》,充分发挥了才子本色。武后对敌人的宣传单阅读得很仔细,当读到“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这两句骆宾王的得意之笔时,不过微微一笑。但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 孤安在”这二句,深知它能激发出唐朝旧臣对故君的怀念,立刻动容“谁写的?”下面人回话:“是骆宾王”。武后叹息:“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为贼人所用,此宰相之过也!”


这一段不禁让人联想起前代一个类似的故事。官渡之战前,曹操正犯着神医华佗都治不好的偏头痛在床上哼哼唧唧,读了袁绍阵营中主簿陈琳所写的骂曹檄文后,吓出了一身冷汗,头痛自愈。袁绍败后,陈琳随众人投降。曹操对这篇火力凶猛的檄文还耿耿于怀,便问陈琳:“你骂我无妨,为何要牵累我的祖宗三代呢?”陈琳答道:“当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形势啊。”曹操呵呵一笑,不再计较。曹操和武后都是奸雄,在这种事情上都有大肚量。


徐敬业兵败后,骆宾王在乱军中不知所终,善良的人们都希望他是隐姓埋名活了下去。多年后诗人宋之问畅游杭州灵隐寺,诗兴大发吟出两句极为拗口的:“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下面就木有了。他在寺中来回踱步,把这两句念来念去,大概以为机械的重复就会引发出接下去的灵感。身边一位老僧本来一直在默默地扫地,听他这两句来回啰嗦,甚不耐烦,随口道:“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闻言浑身一个激灵,因为这两句高出自己的水平太多。随后宋之问凑齐全诗,但楼主翻来覆去看,全诗也就这两句出彩。第二天宋之问再赶到寺中寻那老僧,童鞋们都能猜到,自然是老套路的人去寺空。宋之问找到一个正在扫地的小和尚穷追不舍磨了半天,小孩子实在受不了告诉他,那位老僧的俗家名字姓骆,一早就离寺云游去了。

真正的高人,都会把自己弄得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偶尔露峥嵘就惊世骇俗。结合《天龙八部》里少林寺藏经阁中扫地老僧的事迹,我们应该得到的教训是一定要尊重环卫工人。图书馆管理员是现实中最牛的职业,环卫工人是传说中最牛的职业。骆宾王颇有先见之明,行迹一露立刻走人。他若不走,宋之问肯定会去告密的,因为此人的品格很差。

小伙伴们应该都听到过一句名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传说这原本是宋之问外甥刘希夷所作,在未发表前被宋之问读到,十分喜爱而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同意把这两句神来之笔“让给”宋之问,宋之问便用土袋将刘希夷压死了,这段公案被称作“因诗杀亲”。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今天的教授们若想在学生作品上署名在前就甚为容易,根本不必冒谋杀的风险,甚至会被学生求着来署名,相比较之下幸福指数很高。虽然有些人考证宋之问的年龄可能比刘希夷小很多估计杀不了他,但另外很多人都认为确有此事。根据宋之问的一贯表现,楼主认为没有必要为他辩诬。

武则天有很多面首(今天的雅号叫做鸭子),宋之问对其中最为飞黄腾达的五郎、六郎(张宗昌、张易之)兄弟甚 是羡慕嫉妒恨,于是毛遂自荐,写了首艳诗献给武后,表达了为女皇做鸭的热切愿望。武则天读得赞不绝口,读完了却不表态。等到宋之问告退之后,女皇才对身边人说出了真相:“此人确是难遇之才。只是口臭熏人,让朕实在无法忍受啊。”其实有文化的牙膏公司可以使用这一段来做广告,主题是“不要让口臭毁掉你的人 生”,非常励志。

楼主认为宋之问唯一不错的作品是《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当时宋之问正在被流放,却偷偷跑回了家乡,所以最后两句形容一个犯法跑路多年的游子偷偷摸回家园时的复杂情绪,的确传神,看过港产黑道片的童鞋应都能理解。侃完骆宾王还 捎上了宋之问,接下来进入初唐四杰之中的另外一位天才儿童。

最新喜欢:

LiZhaoruiLiZhao... QR1234QR1234 WXJ1219139181WXJ121...
bx512zhangqian
中级学员
中级学员
  • 粉丝58
  • 关注31
  • 发帖数335
  • 铜币1321枚
  • 贡献值20点
  • 好评度35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05-14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20天大作战[2015]
沙发#
发布于:2015-07-16 08:29
抢沙发
zhangleilei888
高级学员
高级学员
  • 粉丝133
  • 关注25
  • 发帖数321
  • 铜币5785枚
  • 贡献值466点
  • 好评度38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6-07-01
  • 社区居民
  • 20天大作战
  • 14天勇士[秋]
  • 7天勇士[秋]
  • 20天大作战[2015]
  • 35天勇士[暑]
  • 发帖能手
  • 师恩难忘
  • 发帖天才
  • 幽默大师
  • 社区明星
板凳#
发布于:2015-07-16 09:00
bx512zhangqian:抢沙发回到原帖
又是你
bx512zhangqian
中级学员
中级学员
  • 粉丝58
  • 关注31
  • 发帖数335
  • 铜币1321枚
  • 贡献值20点
  • 好评度35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05-14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忠实会员
  • 20天大作战[2015]
地板#
发布于:2015-07-16 09:29
。。。
chenxuan1231
高级学员
高级学员
  • 粉丝146
  • 关注47
  • 发帖数829
  • 铜币7156枚
  • 贡献值482点
  • 好评度482
  • 来自龙港区
  • 最后登录2017-05-01
  • 社区居民
  • 社区明星
  • 忠实会员
  • 幽默大师
  • 发帖能手
4楼#
发布于:2015-07-16 14:00
棒~小时候就对古诗什么的特别有兴趣~
承载了太多期许的目光,怎敢轻易辜负~
zhangleilei888
高级学员
高级学员
  • 粉丝133
  • 关注25
  • 发帖数321
  • 铜币5785枚
  • 贡献值466点
  • 好评度38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6-07-01
  • 社区居民
  • 20天大作战
  • 14天勇士[秋]
  • 7天勇士[秋]
  • 20天大作战[2015]
  • 35天勇士[暑]
  • 发帖能手
  • 师恩难忘
  • 发帖天才
  • 幽默大师
  • 社区明星
5楼#
发布于:2015-07-16 22:55
chenxuan1231:棒~小时候就对古诗什么的特别有兴趣~回到原帖
同感啊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