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b15985924818
高级学员
高级学员
  • 粉丝46
  • 关注24
  • 发帖数339
  • 铜币7335枚
  • 贡献值150点
  • 好评度102
  • 来自福建省 泉州市 永春县
  • 最后登录2023-05-14
  • 社区居民
  • 14周年庆
  • 2022虎福生威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
  • 爱国勋章
  • 金点子
  • 宣传大使
阅读:1377回复:1

[用户互动]【粉丝福利(第9波)】历史资料来袭!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12-01 16:19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一)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七千年 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生产生活情况:
1、种植水稻饲养家畜。
2、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
3、居住干栏式房屋,挖水井。
4、制造陶器玉器等乐器。
二、半坡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地点: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生产生活情况: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石刀收割庄稼。
2、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进行渔猎。
3、居住半地穴式房屋,屋内有灶坑。
4、他们能制造彩陶。
5、半坡原始居民已会纺线、织布、制衣。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 地点:山东
大汶口文化: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世界性的贡献:
答: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粟 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请列举祖国境内的远古时代的原始居民及活动区域、距今年代:(五项)
答:1、 元 谋 人: 云南省元谋县 距今约170万年。
2、 北 京 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3、 山 顶 洞 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距今约3万年。
4、河姆渡原始居民: 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市 距今约七千年。
5、半坡原始居民: 陕西西安的半坡村 距今约五六千年。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二)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二、元谋人——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时间:距今170万年 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
三、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
体貌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
1、能够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打制粗糙的石器。
2、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四、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距今约3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里
体貌特征: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情况:
1、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捕鱼为生。
3、用骨针缝制衣服, 懂得爱美,死后埋葬。
4、山顶洞人生活在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列举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①、生活地区相同 ② 、都使用打制石器
不同点:①、体质特征: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工具制造: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取火方式: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④、观念上:山顶洞人已懂得爱美。
⑤、北京人过群生活,山顶洞人已进入氏族公社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三)

灿烂的青铜文明
农业、畜牲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增多,商朝是灿烂时代,西周时用于祭祀。
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西 南——成都平原——“三星堆”青铜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像、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二、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奴隶悲惨生活的体现:
1、他们被迫在农田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做工。
2、奴隶戴上枷锁,没有人身自由,受到非人的待遇。
3、奴隶主可以随意将奴隶转让和买卖。
4、杀死奴隶来祭祀祖先。
5、奴隶主死后,用奴隶做陪葬品。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
背景:秦国相对落后,东方六国看不起秦国;土地被魏国占领也无力夺回,秦孝公深感耻辱,决心变法图强,改革内政,发布求贤令,招揽人才。
时间: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2,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5,严明法令。
性质: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影响:1,旧的制度被废除,新的制度建立,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3,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文字的演变过程为:甲骨文——金文(也称铭文)——大篆。
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历法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二)

两汉经济的发展
[知识要点]
1、农业的进步
(1)水利
汉武帝治理黄河
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2)农业 耕犁:安装了犁壁。
耧车:播种工具。
(3)耕作技术,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4)农作物,南方种水稻北方种小麦,桑麻广泛种植
2、手工业进步
(1)丝织:使用提花机,丝织品精美。
(2)冶铁: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出现专业商业区——市
4、汉武帝将盐铁经营权和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三)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知识要点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1)秦汉时,匈奴壮大,经常袭扰掠夺汉境财物。
(2)匈奴首领称为“单于”
2、汉朝对匈奴的政策
和:西汉初期、国力贫弱、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
战: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的骑兵队伍,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反击,夺取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区。
3、卫青、霍去病破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出击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
西汉对抗。
4、昭君出塞
(1)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同西汉订立友好盟约。
(2)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
(3)王昭君请嫁匈奴。
(4)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和亲,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重点考点】
1。汉武帝以前和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政策有什么不同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的变化自然与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 的胜利。
2。比较西汉初年的和亲与昭君出塞有什么不同?
西汉初年的和亲,是在匈强汉弱形势下的妥协政策,是被迫的。昭君出塞是西汉政府善意的民族政策,团结各民族是目的,无论从政府还是本人来讲,都是主动的。
[重点考点】
1. 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表现在哪些方面?
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军事上反击匈奴;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统一蒙古高原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冒顿)单于。
3. 汉武帝时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区。
4.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5(汉元帝)时,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归汉,与汉和亲。
6.昭君和亲的历史意义是什么?(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商朝时,普遍使用甲骨文,是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由甲骨文发展而来。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就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二: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铸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西周时期,铸有文字的青铜器增多。
三:秦朝,小篆是全国通用字体。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汉代竹简,帛书和石刻上的文字基本是隶书
四:汉朝后期,草书楷书形成。三国两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流畅便捷。
五:甲骨文和金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可靠的文字记载和宝贵资料。
五、 活跃的学术思想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天山东曲阜)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保存在《论语》一书中,《论语》为研究孔子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二:为什么称孔子为思想家?
因为:
1、提出了“仁”的学说,认为统治者只要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下就太平了。
2、提出了一套保守的政治思想,看不惯正在发生的社会变革。
3、创立了儒家学派,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三:孔子的教育方面的重大贡献:
1,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
2,编订了《诗》,《书》,《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文化。
3在教学中,重视师德,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
四 战国时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主要学派和代表:
原因: 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对于这变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样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形成众多学派。各学派之间相互批评,激烈辩论,彼此影响,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起来。代表及代表作:
道家 庄周 宋国 《庄子》
儒家 孟轲 邹国 《孟子》
荀况 赵国 《荀子》
墨家 墨翟 鲁国 《墨子》
法家 韩非 韩国 《韩非子》
兵家 孙膑 齐国 《孙膑兵法》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二)

多姿多彩的艺术
一、音乐:湖北随州战国墓出土的一套编钟可以演奏各种乐曲,得到中外艺术界的高度赞扬。
二、美术:秦汉时的美术中,雕塑成就最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佣是雕塑的杰作堪称四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大型陈列馆。
三、书法:东晋杰出书法家王羲之擅长多种字体,他的隶书,楷书端正规范,行书和草书流畅潇洒,创造出新意境,登上书法艺术的高峰,他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四、绘画: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不但形象优美逼真,而且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都得到充分体现,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 对秦始皇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他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暴君。你怎样看?(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他既是一个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又是一个暴君,功大于过。
功:①完成国家统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 ③统一车辆形制、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
过:①焚书坑儒,摧残文化。②徭役繁重,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生活腐化。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三)

1.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4.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军事;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开发江南,兴修灵渠。(三公九卿制。车同轨,书同文。小篆—隶书。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秦长城,连接秦赵燕城墙形成,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5.秦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6.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一)

1.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辛勤劳动,疏通黄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
2.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而且染色的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20世纪70 年代,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墓中,出土了许多绚丽多彩的丝织品。其中的一件素纱衣是稀世珍宝。
3.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铁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城里有专业的商业区,叫做“市”。
5.董必武在《谒昭君墓》中写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匈奴。诗句赞扬王昭君促进汉族和匈奴友好相处的历史贡献。
6.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7.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8.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卫青的军队和匈奴的主力在漠北相遇,大胜而归。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9.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0.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二)

远古的传说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发现治病的药物。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如"
夏朝和商朝
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②禹死后,他的儿子继承了位子,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③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成汤发动推翻夏朝的战争。大战与鸣条。成汤建立了商朝。
④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了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商朝的都城稳定下来了。
⑤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
⊙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 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 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整理(三)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当时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生产、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措施包括:
①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官员及其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改革的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确定为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
2.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农学家。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齐民要术》总结了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3.北魏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注。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书法艺术: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的时间:东汉末年。
(2)演变: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行书也逐渐流行。
(3)书圣: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其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二、绘画:魏晋南北朝时绘画艺术有较大发展,东晋的顾恺之最为出色,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三、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平城附近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附近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一、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一: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是铜,青铜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 夏、商、西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战国时,我国进入“铁器时代。
二:青铜器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
三:青铜器代表:1、司母戊鼎(河南出土)----充分体现了青铜冶铸技术水平。雄伟端庄,气势凛然。是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代表; 2、四羊方尊(湖南出土)----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3、青铜立人,青铜面具,青铜树(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结构精妙,造型奇异,风格独特;纹饰上具有丰富的线条,优美的图案,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使人得到艺术享受。
二、卓越的工程
一:都江堰:战国后期,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的岷江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的特点是: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都江堰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二:战国后期,秦国在咸阳附近修建了“郑国渠”灌溉关中平原的农田。
三:为了抵抗匈奴,巩固北部边防,秦朝初年,秦国修建了“长城”,它西起“临洮”,东至“辽东”。长万余里。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古代世界的伟大工程之一。
四:秦朝修建的“灵渠”连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
三、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
一:西汉时候,人们用麻造纸,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东汉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使纸的产量增加,成本大大降低,纸成为重要的书写材料。
二: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的意义:为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三:东汉时的《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十分重要的数学专著。介绍的负数概念,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联立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在世界上都是最早的。
四:南朝时,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约1100年。
姓名 朝代 领域 主要成就
张仲景(医圣) 东汉 医学 编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华佗:著名民间医生 东汉 医学 世界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编制“五禽戏”
贾思勰(农学家) 北魏 农学 撰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农学著作,也是世界著名的农学著作。
俪道元(地理学家) 北魏 地理学 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二)

1.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
2.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
3.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大汶口的黑陶、白陶。
说明了:他们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术。能根据区域特征创造性地建造房屋。显示了原始居民的聪明才智。当时生产力进步,人们战胜困难的能力提高。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三)

1.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毛笔,写在竹木简或帛上。
2.历法:夏朝:就是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1个月。战国测定了24个节气
3.扁鹊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钟鼓之乐:编钟 湖北随州
2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一)

异彩缤纷的艺术成就
1.书法
东晋的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改变了前代比较质朴的书风,将字写得端秀清新、绚丽华贵,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被后人称为“书圣”。
2.绘画
东晋画家顾恺之,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以形写神”,注重点睛传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石窟艺术
⑴特点: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体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它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
⑵代表: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二)

1、 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第一页。
2、 北京人 时间: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体质特征: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突出,嘴巴前伸牙齿粗大。),但手脚分工明显,生产工具: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能打制石器(称为 旧石器)),使用天然火,木棒。过着群居生活(原因:环境险恶;生产工具简陋。概况:几十个人住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3、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4、 山顶洞人 时间: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体质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生产生活:他们仍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5、 河姆渡原始居民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长江流域(今浙江余姚市河姆渡村),他们已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饮水比以前方便了。他们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他们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6、 半坡原始居民 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他们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等开垦土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打猎捕鱼。他们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屋内有灶坑,供炊煮和取暖用。他们能制造色彩鲜艳的彩陶。他们还会纺线、织布、制衣。
(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泰安。农耕经济发展,有黑陶白陶,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
(远古的传说
①约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十分有名。南方蚩尤部落力量很大。
②炎帝姓姜,制作耒耜,教民耕种,被称为神农,还发明了陶器。尝百草发现治病的物。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创制历法,发明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用具。发明了铜器和车船。
③黄炎联盟构成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
④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实现的,这一制度称为“禅让”。
⑤大禹治水过程中,亲自参加,“三过家门而不入”)
7、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8、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9、“禅让”指的是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10、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11、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
13、商的国君汤,团结周围小国和部落,乘桀失去民心,起兵攻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14、商朝曾几次迁都,一直到(约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殷朝。(商朝的势力范围:东至大海,西到渭水上游,南抵长江流域,北达辽河一带。⊙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А. 农业生产规模一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 В. 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 C.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 D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货币)
15、公元1046年,周武王的军队和商纣王的军队在牧野大战。武王大获全胜。之后,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今陕西西安西),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16、了解西周的分封制: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 古帝王的后代在各地去建立封国。这就是分封制。封国的统治者叫国君(一般称诸侯)。享有统治和管理封国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同时,必须承担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的典礼仪式,贡献财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出征作战等义务,否则将受惩罚。(详见课本24页)。
17、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重要的有,鲁,齐,燕,晋,宋。 姓姬的封国有53个。
西周末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西周后期,政局混乱,终于发生了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被杀死,西周结束。
18、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19、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20、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当然,这又是建立在广大奴隶极其悲惨的命运基础上的“文明”。


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三)

1.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修河。经过几十万人一年的辛勤劳动,疏通黄河,修筑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
2.汉代的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而且染色的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20世纪70 年代,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墓中,出土了许多绚丽多彩的丝织品。其中的一件素纱衣是稀世珍宝。
3.汉代冶铁技术处于当时世界先列。东汉的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节约人力,提高冶铁质量。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4.西汉的都城长安和东汉的都城洛阳,规模宏大,人称东西二京。城里有专业的商业区,叫做“市”。
5.董必武在《谒昭君墓》中写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这里的胡,是指匈奴。诗句赞扬王昭君促进汉族和匈奴友好相处的历史贡献。
6.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7.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把皇室女子作为公主,远嫁给单于为妻。
8.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组织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他们分道北上。卫青的军队和匈奴的主力在漠北相遇,大胜而归。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9.汉元帝时候,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汉元帝把她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呼韩邪单于和昭君,为汉匈的友好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10.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11.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张骞通西域:
一:汉朝时,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
二: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进攻匈奴。
三: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与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丝绸和铁器,铁器制作和打井技术传如西域。骏马,魔术,胡桃,胡萝卜等传入内地。
四;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西域(今天新疆天山南北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1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3.汉朝和西域的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 (起点)长安---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葱岭----西亚,欧洲。这条路输出的主要是丝绸,所以称为“丝绸之路”
二:南方丝绸之路起点是成都,
三:秦汉时与朝鲜的交往:1、铁器技术传入朝鲜,2、在平壤附近墓里发现“蜀”的“漆器”,3、当时朝鲜有个国家叫“秦韩”。
四:西汉时,中国与日本就了交往,当时日本列岛上有30多个国家与中国有交往。东汉时,日本的一个叫“委奴国”的派使者到中国,汉光武帝赠送“汉委奴国王”金印。
五:班超派部属甘英出使大秦,只到了“条支海”(今天的波斯湾)。166年大秦(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派使者从海上来到中国,这是欧洲国家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录。)
春秋战国的纷争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向东迁都到洛(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
2.东周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3.春秋时期先后出现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4.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号召,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5.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国和楚国在城濮大战,晋国胜利,君文公成为霸主。(城濮大战相关成语——退避三舍)。
6.春秋末年,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语),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7.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的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卫,鲁,宋,吴,越)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仍是诸侯国)。
8.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韩、赵、魏,田氏代齐,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这七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按位置:东齐南楚西秦北燕,赵魏韩在中间)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争战发生的著名战役有三次:①齐魏桂陵之战(齐国围魏救赵),魏败;②齐魏马陵之战(孙膑用了减灶计),魏败③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赵败,从此,东方各国无力抵挡秦军的攻势。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二)

大变革的时代
1.春秋时期,中国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中国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得到推广。牛耕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铁农具和牛耕推广的作用(或意义):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4.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筑防洪灌溉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的作用: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曾盛行过“三星堆”文化【青铜文化】)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5.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他们逐渐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
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7.商鞅变法的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有利于发展经济)③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一条规定有利于提高军队战斗力,但是却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④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改变过去的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中央集权)
【可以简记为四个要点:(1)土地私有(2)奖励耕战(3)奖励军功(4)建立县制】
8.商鞅变法这次改革的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9.商鞅变法的意义(或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秦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0.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意义: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之间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生产工具的演变(生产力的进步)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知识点(三)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半坡人彩陶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文字雏形;传说黄帝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
2.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3.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4.西周晚期,文字字体被统一为“大篆”。(秦朝时把文字统一为小篆,后为隶书) 5.西周的毛公鼎内的铭文,是中国已发现的青铜器铭文中字数最多的。
6.战国时期,人们用毛笔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7.古书记载,夏朝的某一天发生了日食。
8.商朝的甲骨文里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经科学验证是可靠的。
9.《诗经》中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日食发生在西周)
10.春秋时期鲁国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11.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相传来源于夏朝。
12.商朝的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13.战国时期,人们用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4.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病,他总结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至今。
15.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创造了新体诗歌《离骚》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①屈原②哥白尼③拉伯雷④莎士比亚)
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7.每年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18.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反映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河姆渡人会制作原始乐器骨哨;传说黄帝的属下伶伦编出了乐谱。)
19.湖北随州出土的钟鼓乐器——整套编钟,是由青铜铸成,现在还能用来演奏古今乐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考点重点精编版(一)

1.春秋时期铁器牛耕(战国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都江堰: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岷江流域。“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防洪灌溉水利工程,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灌溉农田上千万亩,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
主张执照现实需要改变治理国家的政策,不必因循守旧。
原因:富国强兵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成败: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义)。
3.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考点重点精编版(二)

1.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
主要思想:仁、礼。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韩非“法治”,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
儒家: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荀子,人定胜天。《荀子》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庄子》
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膑(战国)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3.出现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4.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资料考点重点精编版(三)

1.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3.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
4.措施:⑴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最高统治者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司法、军事;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⑵经济上,统一车辆形制;统一货币;⑶思想文化上,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⑷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开发江南,兴修灵渠。(三公九卿制。车同轨,书同文。小篆—隶书。秦半两钱(圆形方孔钱)。秦长城,连接秦赵燕城墙形成,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5.秦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6.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1、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 。
2、距今约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3、 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但他们已经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备了现代人的特点。
4、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
6、北京人已经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7、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几十个人在一起, ,过着群居的生活。
第二课 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 和长江流域的 。
2、距今约 年的半坡聚落位于 ,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 、 、 ,饲养 、 ,还经常去 、 。他们开垦耕地用、,收割庄稼用 、 ,加工谷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国是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约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 ,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 ,饲养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他们在这些工具上 , ,这是工具制作技术的又一进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几千年来, 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聚落的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
第三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相传 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化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 。他还发明,开辟,使人们互通有无。
2、相传 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 发明了 。
3、距今约 多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经出现部落联盟。
4、 和 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黄帝之后过了很久, 、 、 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6、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 ”。
7、 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他采用 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领导人民 , ,化水害为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公元前21世纪,王位世袭制的实行及国家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的出现。
[
时曾洛阳纸贵,时曾黯然心碎。 QQ:3142775820
qiuyuxinqyx
高级学员
高级学员
  • 粉丝92
  • 关注39
  • 发帖数1387
  • 铜币12403枚
  • 贡献值2点
  • 好评度43
  • 来自江西省 赣州市 于都县
  • 最后登录2022-03-08
  • 最爱沙发
沙发#
发布于:2018-12-01 16:22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