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c0505
初级学员
初级学员
  • 粉丝6
  • 关注8
  • 发帖数11
  • 铜币687枚
  • 贡献值18点
  • 好评度35
  • 来自山西省 大同市 大同县
  • 最后登录2022-09-05
  • 社区居民
  • 14周年庆
阅读:1797回复:1

[用户互动]新学期到了,找到了生物必修二的知识点,分享一下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0-02-05 20:53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必修2).doc必修2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行为方式等。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孟德尔遗传实验运用了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假说-演绎法,其一般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说(假设)、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2. 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1) 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豌豆自花授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是纯种;品种多,差异大相对性状明显,易于区分。
(2) 由单基因到多基因地研究方法。
(3)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4) 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3.相关概念
(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纯合子: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4)、表现型与基因型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关系:基因型+环境 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
附: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Ø 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
Ø 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
Ø 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Ø 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
四、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
l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table=363.05,#ffffff,,0][tr][td=1,1,44]
[/td][td=1,1,114]
亲代基因型
[/td][td=1,1,185]
子代基因型及比例
[/td][td=1,1,139]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td][/tr][tr][td=1,1,44]
[/td][td=1,1,114]
AA×AA[/td][td=1,1,185]
AA[/td][td=1,1,139]
全显[/td][/tr][tr][td=1,1,44]
[/td][td=1,1,114]
AA×Aa[/td][td=1,1,185]
AA : Aa=1 : 1[/td][td=1,1,139]
全显[/td][/tr][tr][td=1,1,44]
[/td][td=1,1,114]
AA×aa[/td][td=1,1,185]
Aa[/td][td=1,1,139]
全显[/td][/tr][tr][td=1,1,44]
[/td][td=1,1,114]
Aa×Aa[/td][td=1,1,185]
AA : Aa : aa=1 : 2 : 1[/td][td=1,1,139]
显:隐=3 : 1[/td][/tr][tr][td=1,1,44]
[/td][td=1,1,114]
Aa×aa[/td][td=1,1,185]
Aa : aa =1 : 1[/td][td=1,1,139]
显:隐=1 : 1[/td][/tr][tr][td=1,1,44]
[/td][td=1,1,114]
aa×aa[/td][td=1,1,185]
aa[/td][td=1,1,139]
全隐[/td][/tr][/table]
l 逆推类型:(子代亲代)[table=326.4][tr][td=1,1,46]
[/td][td=1,1,205]
亲代基因型
[/td][td=1,1,183]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td][/tr][tr][td=1,1,46]
[/td][td=1,1,205]
至少有一方是AA[/td][td=1,1,183]
全显[/td][/tr][tr][td=1,1,46]
[/td][td=1,1,205]
aa×aa[/td][td=1,1,183]
全隐[/td][/tr][tr][td=1,1,46]
[/td][td=1,1,205]
Aa×aa[/td][td=1,1,183]
:=1 : 1[/td][/tr][tr][td=1,1,46]
[/td][td=1,1,205]
Aa×Aa[/td][td=1,1,183]
:=3 : 1[/td][/tr][/table]
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原理: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后各基因型比例
       杂合子(Aa )1/2n  
        纯合子(AA+aa)1-1/2n  (注:AA=aa
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控制的,如果亲代(P)的基因型是TT×tt,则:
1)子一代(F1)的基因型是____,表现型是_______
2)子二代(F2)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
3)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_________。其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Tt  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   性状分离(3)TTTt  Tt
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2、指导医学实践:
1:人类的一种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如果一个患者的双亲表现型都正常,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他们再生小孩发病的概率是______答案:AaAa  1/4
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_,这对夫妇后代患病概率是______________答案:DDDd   100%1/2
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一、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
二、自由组合定律两种基本题型:共同思路:先分开、再组合
l 正推类型(亲代→子代)   逆推类型(子代→亲代)
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
1、指导杂交育种:
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杂交育种    方法:杂交  原理:基因重组  优缺点: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

2、导医学实践:
例: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问:
①该孩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②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小孩,则
只患多指的占________, 只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________,既患多指又患先天性聋哑的占___________,完全正常的占_________  答案ddpp  DdPp   ddPp   ②3/8 1/8 1/8 3/8

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l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变形期

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n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2n种精子(卵细胞);
它的1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2种精子。它的1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1种卵细胞。
、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或减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后期
姐妹分家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1.减前期    2.减前期      3.减前期       4.减末期
  5.有丝后期    6.减后期     7.减后期       8.减后期

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中期     11.减后期    12.减中期  
13.减前期    14.减后期     15.减中期    16.有丝中期
七、有性生殖
1.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3.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一个染色体上有     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    排列。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  基因 会随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    染色体上的    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   基因  自由组合        
3节伴性遗传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l 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 XX
l 性比:一般 1 : 1
l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l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性染色体常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   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种类不同,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l ①XY型: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XY  。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XY型。雄性(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精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  的,而雌性(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够产生1 种含有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由于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相等,因此,在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所产生的后代中,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的数量比为 11  
l ②ZW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ZW,雄性的是ZZ。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ZW型。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 伴性    遗传。以人的红绿色盲为例: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  隐性    基因,遗传特点是:(1隔代交叉遗传: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  母亲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他的  女儿  。(2男性患者  于女性患者;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致病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的  显性     基因,这种病的遗传特点是:女性患者     于男性患者。
总结: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女>男    ② 连续发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X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显:多()
3、判断遗传方式: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显性遗传看男病
                其父其子正常非伴性              其母其女正常非伴性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夹膜,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夹膜,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1952[
hyc0505
初级学员
初级学员
  • 粉丝6
  • 关注8
  • 发帖数11
  • 铜币687枚
  • 贡献值18点
  • 好评度35
  • 来自山西省 大同市 大同县
  • 最后登录2022-09-05
  • 社区居民
  • 14周年庆
沙发#
发布于:2020-02-05 20:55
详细看上方链接,有的图没有复制下来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