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admin
超级管理员
超级管理员
  • 粉丝953
  • 关注32
  • 发帖数2876
  • 铜币15331枚
  • 贡献值4936点
  • 好评度3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24-04-17
  • 16周年庆勋章
  • 发帖能手
  • 最爱沙发
  • 发帖天才
  • 社区明星
  • 忠实会员
  • 社区居民
  • 幽默大师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4]
阅读:359回复:1

[用户分享]“上课一听都会,做题一做就废!我该怎么办?”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23-04-23 10:30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遭遇:

听课时感觉都懂了,知识点都掌握了,但是一做题,就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简直就是,一听都会,一做就废!
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跟着二豆一起来看看吧~

01
分析原因

听懂的其实不是知识点,是老师的解题思路

老师在讲解的时候,已经帮助我们找到了审题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并且还贴心地梳理了每道题可能会用到的知识点,顺带再复习、巩固一下。
课上做的题,其实都是老师在思考,我们只是跟着老师的解题思路,了解他用了什么解题方法、哪个知识点。并且,老师通常还会用大部分同学都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更是大大降低了难度,那我们听课的时候就很容易听懂了。
所以,老师用让你听得懂的方式讲给你听,但这并不代表着,你听得懂你就学会了。

缺乏知识迁移能力

我们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在课上遇到的题型,一般都是知识点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让你初步了解该知识点的运用方式。
但是,无论是平时练习题还是考试题,很少出现这种直接的形式,反而会变换考查形式,或者和其他知识点结合起来考。
如果只明白了知识点的表面,那么换一个表现形式,你肯定就不认识了,题自然也不会做了!

对知识的理解还停留在浅层形式
不管是老师的讲课方式,还是课本的呈现方式,都是以一种浅显易懂的表述呈现的。
而我们上课的时候做的题,很多都是题目和答案的简单连线,老师还会给我们列出类似的题型进行练习。
所以,在课上很多时候我们都缺乏独立解题的过程,都有老师的引导,这样一来,所有的题目看起来都“眉清目秀”,变得简单了。

02
解决方法

学会听讲
听课绝不是坐在那里,看着老师自己剖析自己的解题思路,而是要带入你自己的思考。
比如英语:这里为什么用这个单词而不是另一个?这个句子为什么要用这个语法?这道题从哪里看出来是用了这个语法?……
带上自己的思考,才能真正地参与到老师的课堂上,不然就只是一个听得懂中文的旁观者。
在老师讲述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做些笔记,不过不要因为笔记耽误了听课,听课和思考才是首位。


自我整理
课听完了,不一定就是真的听懂了,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老师课上的解题思路重新回顾一遍,或者说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解一遍题目,这样在解题的过程中,才会让自己去思考。
当然,还可以给别人讲解,讲解的过程也是一次复习与思考,如果别人能够听懂,那就说明你自己是真的掌握了,如果实在没有人,也可以自己讲给自己听。
讲述过程中,所有卡点,或者无法解释的地方,都是你没有搞懂的地方,这就是非常出名的“费曼学习法”,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并学会运用知识。

大量练习
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或是能力是需要一个训练过程的,而做题就是一个最为普遍且有效的训练过程,经过训练能够让你把你所学的知识点打通,发现哪些是你没有考虑到的细节。
练题的时候,要试着类比,找找同类型题目之间的差别,通过反思,咀嚼和复盘,这样有助于你理解题目的突破口在哪里,并且还要适当进行总结。
这样更全面地了解题型,更能够掌握出题的规律,考试的时候自然得心应手。

课前预习
有些学生一旦发现自己上课听懂了,下课却不会做题目,再看到那些下课就会做题目的同学,就产生了自卑,或者是自我怀疑的心理。其实往往下课就会做题的人,在上课之前已经做过预习,或者已经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在上课之前对所要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预习,那么在上课时能够更加听得懂老师讲的内容,做到游刃有余而不失重点,下课做作业的效率更高。
做题时的感受不会骗人,有没有听懂,做下题就知道了。上课认真听讲没有错,但是要搞清楚自己是真的听懂,还是假的听懂,不然就是无效听课。
要将知识内化为自己能够运用的东西,才是真正地听懂了,学会了

最新喜欢:

JD1607321839848477JD1607...
JD1692445949448
新生入学
新生入学
  • 粉丝4
  • 关注17
  • 发帖数50
  • 铜币369枚
  • 贡献值0点
  • 好评度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24-04-14
  • 社区居民
沙发#
发布于:2024-02-19 09:06
分析的很到位!
过客闲庭一可可(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