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阅读:2660回复:21

[学习方法]写作手法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5-11-03 20:58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总之,表达方式是就文章的写作内容而言,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是就文学作品写作的具体技法而言,而修辞手法是就语言修辞效果而言。因为角度不同,说法也就有一定差异,对此,应注意区分。

最新喜欢:

zhangxuesong123zhangx... wen981004wen981...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沙发#
发布于:2015-11-03 21:00
悬念
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摘自《应用写作》月刊1997年第1期《广告与悬念小议》)

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构成,主要依靠以下条件: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悬念在剧本中的运用,一般分为两类:

总悬念与小悬念。亦称整体悬念与主要场面中的小紧张格局。总悬念是全剧主要冲突的焦点所在,在剧本开始即要提出,并随着冲突的上升而不断加强,一直到高潮。它是贯串全剧的戏剧性结构的情绪支柱。小悬念则属于剧本的每一个发展段落或主要场面中出现的局部紧张情势,它起着不断丰富和加强总悬念,并在每一幕或每一场结束时,把观众的注意力和兴趣引向下一幕或下一场的作用。

期望式悬念和突发式悬念。期望式悬念建立在对观众不保密的基础上,它是在观众对人物命运和事态发展有一定预感和了解的情况下所造成的期待;突发式悬念则主要依靠对观众保密,通过使观众大吃一惊来加强戏剧效果,是剧情发展过程中出乎观众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情况和险要转折,亦称吃惊或惊奇。

在实际创作中,不同风格类型的剧本,对这两种悬念的运用也各不相同。侧重于性格描写的,多用期望式悬念;情节戏剧更多地采用突发式悬念。在实际运用中,二者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通过期望式悬念维持观众的情绪,又通过突发式悬念造成戏剧情节和观众情绪上的跌宕,从而进一步加强冲突的紧张性。

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以副线上的某一情节或穿插性场面,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延宕手法的另一种方式,是在冲突的紧张时刻突然落幕,造成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和间隔,从而大大加强了艺术效果。

悬念和延宕交替进行的格式,与观众看戏时的精神忍受限度有关,始终不懈的紧张,只会使观众感到疲惫,暂时的缓解,是调节情绪,为进一步紧张作精力上的准备。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矛盾的发展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必然迂回曲折有进有退,也必然会产生想不到的变化。要懂得如何在戏里安排悬念,首先必须熟悉生活中事物发展的规律,戏剧悬念的美学价值在于是否符合生活发展规律,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板凳#
发布于:2015-11-03 21:03
照应

阅读课文,我们发现作者十分注意语句间、篇章间的照应,读来印象深刻感人。同样,我们写作时,也应做到有机照应,结构严谨。


一、时间照应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写道:“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这段话中点到了“4月28日”这个不寻常的日子,这里照应了文章开头:“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16年了。”因为李大钊烈士牺牲的时间是1927年4月28日,作者牢牢记住这个难忘的日子。这样的照应,给人以十分沉痛的感觉。


二、设问照应,可以设下悬念,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的第1自然段:“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先设疑,然后例举了“评论《水浒传》”、“谈论‘碰壁’”、“救护车夫”和“关心女佣阿三”四件事,最后用“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句作结,与上面提出的问题照应起来。


三、前后照应《粜米》结尾写道:“经过一阵的嚷嚷——辩论米质的好和坏,争持斛子的浅和满,结果船埠头的敞口船真个敞口朝天了;船身浮起了好些,填没了这只船那只船之间空隙的菜叶和垃圾再也看不见了。”这段话照应了课文的开头:“万盛米行的河埠头,横七竖八停泊着乡村里出来的敞口船。船里装载的是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一漾一漾地,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农民面对资本家的压价,无可奈何,只好忍痛将米廉价地全部卖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冷酷的社会现实。


四、人物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中前面提到:“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这里照应了后面“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阎振三受了刑,并没有供出李大钊。这里的照应,使我们认识到李大钊同志的革命行动和高贵品质,也教育了工友。


五、心理照应《粜米》中写到农民“大清早摇船出来,到了埠头,气也不透一口,就来到柜台前面占卜他们的命运”。这里照应了第10自然段:“刚才出力摇船犹如赛龙船似的那股劲儿,现在在每个人的身体里松懈下来。”农民好不容易遇上个丰收的好年景,一大清早满怀希望摇米出来,满以为可以多收入一点,生活得到改善,可是由于米价大跌,到头来反而不如常年的景况。这说明即使遇上好年景,农民依然逃不脱悲惨的命运。


六、物件照应《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提到:“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课文后面又提到了书籍和文件:“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里的照应,说明李大钊同志忠于党,处处为党的利益考虑。


七、课题照应课文《彩色的翅膀》结尾写道:“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彩色的翅膀。”用象征手法,照应了课题,又说明了小昆虫已在海岛安居乐业,展示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美好心灵。又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也采用了这种照应方法,使文章更加严密,中心突出。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地板#
发布于:2015-11-03 21:06
联想
想象是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想象的情景不一定是真实的,但都要以现实为依据。例如在《琥珀》一文中,作者由在海滩发现琥珀想象到大水淹没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里,逐渐变成化石(琥珀);又由“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想象到“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等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相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月光曲》一文中的“……她仿佛也看到了……”这句话就是皮鞋匠在月光下听着贝多芬的琴声,并且看着她妹妹脸上的神情后产生的联想。
联想和想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想一定要牵涉到两件事,即从甲事想到乙事,而想象只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来。但是联想对于想象的形成往往具有媒介作用,头脑中新形象的形成有时是由联想促成的。
想象、联想都是属于心理活动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构思方式。它的特点是,从某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另一事物。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会产生联想。一提到“秋风”,往往立刻会想到“落叶”,为什么会想到“落叶”呢?因为“秋风”和“落叶”不但在时空上往往相伴出现,而且它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就是“相关联想”和“因果联想”。我们好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因为花朵的鲜艳、惹人喜爱,和小朋友有相似之处,这就是“相似联想”。
我们看到一位慈祥的女教师时,往往会想到妈妈,因为她们在某些方面相近,对我们都是一样的关怀、体贴,这就又是“相近联想”了。由此可见,“相关”“因果”“相似”“对比”“相近”,就是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是“联想的桥梁”。
有的作文,比如状物抒情的作文,有的作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升国旗时想到一些事情,就必须使用联想的方法。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平常观察的事物和知识经验等,金钊作文中就利用了“穿错鞋”这一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金钊作文中就构筑了张叔叔的一个笑话)。比如,当你看完一本科幻小说,被其中惊险迷离的情节所吸引,仿佛自己也乘坐宇宙飞船来到茫茫宇宙中和外星人交谈。再比如,当你听到一首优美的乐曲,你会想到美丽的草原、蓝蓝的天空。这时你头脑中的形象,就是你想象的结果。
有的作文,比如像金钊所写的这样的扩写作文、童话故事、看图作文,就必须使用想象的方法。
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再比如,写《绿叶》这样的作文,你首先要由绿叶联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甘当配角、扶助“红花”的优秀品质,接下去要详细地写,就要展开想象了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4楼#
发布于:2015-11-03 21:09
抑扬结合
抑扬结合是很符合一个人从了解一件事情到对其作出思考的过程的。而且有抑有扬,这样可以让读者对事例形成比较完善的的判断与评价。


再者,抑扬结合其实就是文章的一个对比过程。而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离不开比较,没有了比较就等于没有了评定的标准。所以存在“抑”和“扬”可以突出你想表达的情感,相反方面的情感恰好用以反衬。 如此既提供了一个标准,有凸显了主题。


不过也不是所有时候都这样,有时抑扬结合的手法可能会掩盖一个人的写作风格或者某种主题所需要的格调, 不过一时间难以找到例子,可能你以后会遇到。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5楼#
发布于:2015-11-03 21:10
点面结合
1 简介
点面结合是以个别表现一般艺术规律在文学描写中的具体表现,是个别和一般的辩证统一。


什么是点面结合呢?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


在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描写技巧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2 课本中的点面结合
点面结合是一种融“整体把握”和“重点理解”于一体的教材处理艺术。这里的“面”指的是文章的基本内容,“点”指的是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基点。一篇课文,不可能什么都讲,教师要讲的就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和基点。但这些“点”不是孤立的,必须有个语境,这个语境就是文章的“面”,就是文章的基本内容。人们读文章,一般都是从“面”上着眼,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从“点”上着手,理解一些关键内容。点面结合的教材处理就是要在“面”上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在“点”上落实文章的教学目标。因此说,点面结合的教材处理是一种符合阅读规律的教学艺术。   先谈课文“面”的处理。“面”的处理实际上就是对文章思路的理解与把握。思路是理解文章的入口,也是理解文章的向导。文章的思路体现在文章的层次结构之中。我们在处理教材时,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层次和层意,从而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自我感受和自我体验的过程,是一个积累语感和积淀文化的过程,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这个过程。


小说和戏剧的“面”就是作品的情节。情节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历史,只有先理解情节才能理解人物。处理这类教材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情节,欣赏情节,概括情节,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3 如何才能做到点面结合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6楼#
发布于:2015-11-03 21:13
动静结合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道家的飘渺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 动静结合是常用的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 动态与 静态,并且往往是以 静为主,以 动衬 静的方式(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 动态或 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 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 静写动,以 动衬 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文学场景。


典型示例
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中就有这样的例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第二句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手法分类
①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②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


③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


④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响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响衬静的典范。


⑤以静衬动 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


⑥以动衬动就是用运动的事物来衬运动的事物(包括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如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按理,人立舟中,舟是动的,山是静的,而作者却反转过来,赋予山以运动,让群山在眼前飞驰,看众岭在身后惊奔,全诗呈现出一种轻快而壮美的律动。


⑦动静互衬就是即描写运动的事物又描写静止的事物,使一者衬托另一者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7楼#
发布于:2015-11-03 21:14
叙议结合
一篇议论文,只叙不议,则是论据的堆砌;只议不叙,又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好的议论文,往往要做到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初学写议论文的同学,在这点上总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何将叙议很好地结合,以下三个方面不容忽视:
一、讲究条理
一个论证段落,是由叙带出议,还是由议带出叙,怎样巧妙地引出,有序地阐述,动笔之前应该考虑清楚。


二、讲究照应
有这样一例:
风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造成的影响有好也有坏。翻开历史的画卷,有许多人向我们诠释了风度的不同内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风度,成就了他不朽的一生;唐太宗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的风度,赢得了“贞观之治”;鲁迅先生的“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风度,为世人所景仰;毛泽东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风度,更是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虽然他们展示的风度各不相同,但都是值得赞扬与推崇的。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8楼#
发布于:2015-11-03 21:16
情景交融
简介
所谓情景交融,它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文艺理论,以情景交融构成的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成为上乘佳作的重要因素。它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 所谓“情”指“感情”“情绪”“思想”“想法”等作者主观的内蕴实质,是作品主旨;而“景”则指由人所遇、所想、所见的“人、事、物、景”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图景,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反映在作品中就是对生活的再观体,是承载主旨的形象”。意境的创作就是把二者集合起来的艺术。





老朋友+qq 3029935834
liweiyan123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640
  • 关注81
  • 发帖数15315
  • 铜币35545枚
  • 贡献值1980点
  • 好评度1377
  • 来自河北省 廊坊市 市辖区
  • 最后登录2023-11-03
  • 社区居民
  • 一鸣惊人
  • 20天大作战
  • 20天大作战[2015]
  • 幽默大师
  • 最爱沙发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发帖天才
9楼#
发布于:2015-11-03 21:18
衬托对比
1 简介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对比”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人物、事物或同一人物、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起到强调的作用。衬托一般是以次衬主,对比是正反对照,无主次之别。例: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宗璞《抱秋》)在写玉簪花之前,作者先写自己种花的经历,尤其写到把有“死不了”之称的太阳花种死了,这样写反衬了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2 作用
使主体的特点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其中的衬托分为两类:正衬和反衬


正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使用的就是正衬。课文中使用正衬的有《爱莲说》,文中的“菊”和“莲”构成了正衬关系,《捕蛇者说》先写蛇之毒: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接着写“赋”之毒,最后得出“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结论,“蛇”和“赋”就构成了正衬关系。


反衬:“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里用 “百丈冰”反衬梅花坚强和耐寒的品性,这么冷的天气而梅花依然自我的开放着。


3 区别
衬托,尤其是其中的反衬,有人往往将它与对比混为一谈,其实衬托与对比的界定与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这样论述:“对照是把两种相互对应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关的两面并联列在一起,加以比照的修辞方式,也叫对比。”“映衬是用乙事物来作甲事物的陪衬,以突出事物的修辞方式。……映衬可分正反衬两类。”可见,从修辞的角度讲,对比与衬托是不同的。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也曾明确写道:“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事实也确实如此。例如《纳谏与止谤》一文,纳谏之利和止谤之害,两者并无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亦此。而《天山景物记》一文,写天然湖的景色,“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 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以天鹅的洁白衬托湖水的明净,以天鹅的叫声衬托湖面的幽静,两者显然有主次之分,即写此而意指彼。


可见,衬托,就是为了使某事物的特色更加突出,用别的东西来陪衬和对照的修辞手法。衬托,若就衬体与主体的性质与关系而言,可分为正衬与反衬这两种。


正衬,即是用一与本体事物一致的观点或景物,从正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古人尚能”头悬梁,锥刺股“孜孜不倦的学习,你们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一定会天加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刻苦攻关。(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该例拿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来衬托今天有理想的青年会更加“刻苦攻关”的钻研精神。这是“正衬”。


反衬,即是把一种与本体事物相反或对立的观点、事物从反面去陪衬烘托本体事物的格式。


例如“当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体息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在这遮住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碧野《天山景物记》)


该例以作者骑马进入天山原始森林能看到闪着烟头的红火光,突 出森林成长茂密、林子阴暗,这是“反衬”。


常言道:“红花虽好,也要靠绿叶扶持。”这句话很能说明衬托的道理。写文章亦如此,运用衬托这一技巧,会把所描写的对象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衬托在其体运用中,主要又有两种类型。


以景衬情,即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以动衬静,即通过具体的声音或行动的描写,来烘托渲染幽静的自然环境或恬静的内心世界。


此外,衬托的方法还可以举出一些,如以小衬大、以美衬美、以反衬正、以虚衬实、以宾衬主、以恶衬善、以正衬正等。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正反道理说得天加深刻,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对比,从内容分,有两体对比、一体两面对比两种。


两体对比,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两种人物、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两面对比,就是把一种事物的相反或相对的两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


平比,指两件事物平等并列地比较,往往采用并列句式。


综上所述,衬托与对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衬甲;甲乙衬托,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也正由于它们有联系,所以有些修辞著作中将它们合为“比衬”或“映衬”。但是衬托与对比的区别还是显而见的。


①从甲乙两者的地位来讲,甲乙对比,一般说来,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都更加鲜明突出。甲乙衬托,并不是所谓一半对一半,而是有主次之分,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勇过衬托,使主体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陪衬的主要区别。


②从甲乙两者的隐现来说,凡于乙对比,两者必须都要出现,否则便达不到黑白分明的表达效果;而甲乙衬托,衬体必须出现,而主体则允许隐藏,可以明写此而暗指彼,特别是像以动衬静、以明衬暗等反衬,常常不出现主体。


③从甲乙两者的类属来讲,凡甲乙对比,两者要么同一物体,要么同一方面,否则便不可比;而甲乙衬托,两者可以是同类属的,也可以是不同类属的,如以景衬情就是言此而意彼。对比与衬托,不仅是修辞方式,也是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戏剧、电影、绘画、摄影、雕塑和音乐等,都经常用到它。如果运用恰当可以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编辑本段衬托对比


对比是用一种事物和另外一种事物作一比较,以此把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从鲜明的对照中表现出来,通过这种手法可以更清楚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感受。


对比衬托法是一种趋向于对立冲突的艺术美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它把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的性质和特点放在鲜明的对照和直接对比中来表现,借彼显此,互比互衬,从对比所呈现的差别中,达到集中、简洁、曲折变化的表现。通过这种手法更鲜明地强调或提示产品的性能和特点,给消费者以深刻的视觉感受。


作为一种常见的行之有效的表现手法,可以说,一切艺术都受惠于对比表现手法。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使广告主题加强了表现力度,而且饱含情趣,扩大了广告产品的感染力。对比手法运用的成功,能使貌似平凡的画面处理隐含着丰富的意味,展示了广告主题表现的不同层次和深度。
老朋友+qq 3029935834
上一页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