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0楼#
发布于:2015-07-25 20:29
必修一虚词


《劝学》
1.而
    ①水为之而寒于水(表转折关系,但)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表递进关系,并且)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表并列关系,和)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关系)
    ⑤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反而)
    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因果关系,因而)  
     ⑦锲而舍之(表承接关系)                 ⑧锲而不舍(表转折关系,但)
    ⑨蟹六跪而二鳌(表并列关系,和)
2.之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指靛青)   ②輮使之然也(代词,指木)
     ③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助词,取独)               ④锲而舍之(代词,木头)
    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指定语后置的标志)
    ⑥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结构助词,的)
    ⑦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助词,取独)
3.于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从)(介词,比)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         ③善假于物也(介词,向)、
3.焉
    ①风雨兴焉(兼词,于之)        ②蛟龙生焉(兼词,与之)
    ③圣心备焉(句末语气词,了)
4.者
    ①假舆马者(代词,……的人)        
     ②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代词,放在主语后面,表引出判断)

《师说》
1.而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关系)      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关系)
    ③吾从而师之(连词,表递进关系)          ④择师而教之(连词,表递进关系)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关系)  ⑥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关系)
    ⑦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⑧如是而已(与“已”,表陈述语气)
2.乎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在)(介词,比)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表反问语气,吗)
    ③其皆出于此乎(表揣测语气,吧)     ④嗟乎(表感叹语气,与“嗟”连用,唉)
3.于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④其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⑤不拘于时(介词,被)                   ⑥学于余(介词,向,跟)
4.其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疑难问题)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④其皆出于此乎(副词,与“乎”配合,表揣测语气,大概)    

         ⑤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感叹语气,多么)
5.也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表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表判断)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④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赤壁赋》
1.而
       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关系)
       ②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③羽化而登仙(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⑤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关系)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关系)         ⑦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关系)       ⑧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⑨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关系)
       ⑩而又何羡乎(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2.之
        ①月出于东山之上(结构助词,的)       ②凌万顷之茫然(表定语后置的标志)

        ③此非曹孟德之诗乎(结构助词,的)     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取独)
     ⑤哀吾生之须臾(结构助词,的)         ⑥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⑦苟非吾之所有(助词,取独)           ⑧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⑨取之不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⑩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取独)
3.于
    ①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④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⑥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⑦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
4.乎
    ①浩浩乎如凭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②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形容词词尾)
    ③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反问,吗)       ④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⑤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表疑问,吧)
    ⑥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感叹,啊)       ⑦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

《始得西山宴游记》
1.而
    ①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关系)        ②卧而梦(连词,表承接关系)
    ③披早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关系)
    ⑤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关系)  ⑥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关系)
    ⑦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关系)   ⑧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关系)
    ⑨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关系)         ⑩自远而至(连词,表修饰关系)

    ⑾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关系)
2.之
    ①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结构助词,的)        ②始指异之(代词,指西山)
    ③则凡数州之土壤(结构助词,的)                  ④不知日之入(助词,取独)
    ⑤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取独)          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取独)
    ⑦故为之文以志(代词,指游西山这件事)      
3.为
     ①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②不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③故为之文以志(动词,做,写)      ④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动词,认为)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1楼#
发布于:2015-07-25 20:30
必修2虚词
《六国论》
1.以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介词,因为)           ②秦以攻取之外(介词,凭借)
     ③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连词,表目的关系,才)
     ④举以予人(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⑤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介词,用)
     ⑥至丹以荆卿为计(介词,用)             ⑦洎牧以馋诛(介词,因为)
     ⑧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介词,用)
     ⑨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连词,表结果,以致)    ⑩苟以天下之大(介词,凭借)
2.而
     ①赂秦而力亏(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②而秦兵又至矣(连词,表转折关系,但)
     ③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连词,表修饰关系)
     ④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连词,表转折关系,但)

     ⑤燕虽小国而后亡(连词,表转折关系,但)
      ⑥二败而三胜(连词,表并列关系,和)      ⑦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⑧战败而亡(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⑨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连词,表转折关系)
     ⑩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连词,表转折关系)
     ⑾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连词,表承接关系)
3.之
     ①破亡之道也(结构助词,的)     ②较秦之所得  诸侯之所亡(助词,取独)
     ③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助词,取独)  
      ④子孙视之不甚惜(代词,指土地)   ⑤此言得之(代词,指上文说的道理)
     ⑥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结构助词,的)
     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前一个代词,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结构助词,的)
     ⑨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前一个代词,指秦;后一个助词,的)
     ⑩苟以天下之大(定语后置的标志)
4.为
     ①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动词,成为)     ②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表被动)
     ③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前一个动词,治理;后一个介词,表被动)
5.其
     ①其实亦百倍(代词,它指获得的土地)  ②能守其土(代词,他们的,指燕赵二国)
     ③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代词,代指赵国)     ④其势弱于秦(代词,指六国)
6.与
     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动词,亲附,交好)    ②与战胜而得者(介词,跟,同)

     ③六国与秦皆诸侯(连词,表并列关系,和)
7.则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连词,表承接关系,就)
     ②则秦国之所大欲(连词,表承接关系,那么)

《阿房宫赋》
1.而
     ①骊山北构而西折(连词,表并列关系)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连词,表转折关系,但)
     ③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连词,表承接关系)
     ④不敢言而敢怒(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⑤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连词,表承接关系)
     ⑥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连词,表转折关系,但)
2.之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动词,到,去)   ②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结构助词,的)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代词,代财物)     ④而后人哀之(代词,指秦人)
3.为
     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动词,成为) ②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动词,做,当)
4.其
     ①杳不知其所之也(代词,指宫车)            ②剽掠其人(代词,指六国)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代词,代秦国)     ④使六国各爱其人(代词,他们的)
5.焉
     ①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句末语气词,无义)
6.于
     ①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动词,到)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介词,比)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2楼#
发布于:2015-07-25 20:32
必修3虚词

《指南录后序》
1.以
     ①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介词,用)      ②以资政殿学士行(介词,凭……身份)
      ③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动词,用,率领)    ④间以诗记所遭(介词,用)  
      ⑤然而隐忍以行(相当于“而”,表修饰)   ⑥昔人云:“将以有为也。”(介词,凭)
     ⑦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介词,把)    ⑧约以连兵大举(介词,用,拿)
     ⑨以至于永嘉(连词,表递进关系,从而)  ⑩挟匕首以备不测(连词,表目的关系)
     ⑾几以不纳死(连词,表因果关系,因为)    ⑿以小舟涉鲸波出(介词,用,乘着)
     ⒀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介词,凭……身份)
     ⒁以父母之遗体行殆(介词,用,拿)   ⒂生无以救国难(连词,表目的关系,用来)  
      ⒃以为前驱(介词,把)             ⒄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连词,表目的关系,来)
2.而
     ①归而求救国之策(连词,表承接关系,就)  
      ②而予不得归矣(连词,表因果关系,因而)  
      ③而不在使者之母(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④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连词,表承接关系,就)(连词,表转折关系,然而)
     ⑤而死有余辜(连词,表承接关系,就,那么)
     ⑥而幸生也何为(连词,表转折关系,却)
3.于
     ①萃于左丞相府(介词,在)          ②从王于师(动词,到)
     ③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介词,在)      ④予之及于死者(介词,跟,与)
     ⑤将藏之于家(介词,在)            ⑥将请罪于君(介词,向)
      ⑦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介词,在)    ⑧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介词,在)
4.之
     ①而死固外之度外矣(代词,死)         ②维扬帅下逐客之令(结构助词,的)
     ③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助词,取独)       ④真州逐之城门外(动词,到)
5.为
     ①将以有为也(动词,作为)             ②为巡船所物色(介词,被)
     ③而幸生也何为(为了)                 ④所求乎为臣(动词,做)
     ⑤为一卷(动词,是)

《五人墓碑记》
1.以
     ①即除逆阉废祠之祉以葬之(连词,表目的)    ②以旌其所为(连词,表目的,来)
     ③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
     ④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⑤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表目的,才)   ⑥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
     ⑦谈笑以死(连词,相当于“当”表修饰)   ⑧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介词,因为)
     ⑨人皆得以隶使之(介词,用)           ⑩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来)
2.之
     ①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助词,取独)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音节助词,无义)
     ③凡富贵之人,慷慨得志之人(代词,这,同一类)  ④独五人之皦皦(助词,取独)
     ⑤吾社之行为士先者(结构助词,的)          ⑥为之声义(代词,他)
     ⑦公之逮所由使也(助词,取独)              ⑧然五人之当刑也(助词,取独)
     ⑨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音节助词,无义)
     ⑩四海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⑾买五人之头而函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的头)
          ⑿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⒀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助词,取独)      
           ⒁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到)
          ⒂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助词,取独)(代词,指石碑)
          ⒃安能屈豪杰之流(代词,这,同一类)
3.而
         ①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        ②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
         ③死而堙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      ④则噪而相逐(连词,表承接)
         ⑤抶而仆之(连词,表承接)              ⑥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
4.其
         ①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五人)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指周顺昌)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指自己)    ④发其志士之悲哉(指示代词,那)
         ⑤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
5.于
        ①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          ②至于今(助词,了)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          ④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
        ⑤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
6.为
         ①以旌其所为(动词,做)                 ②吾社之行为士先行者(动词,作为)
         ③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判断动词,是)  
          ④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动词,是)     ⑤而为之记(介词,替,给)
7.焉

          ①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
       ②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指五人)        ③吴之民方痛心焉(兼词,于之,对他)
《烛之武退秦师》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④越国以鄙远(连词,相当“而”,表承接)
      ⑤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来)   ⑥阙秦以利晋(连词,表目的,来)
2.而
      ①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连词,表转折)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并列)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郑文公)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
      ③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晋国)      ④失其所与(代词,指自己)
      ⑤吾其还也(语气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5.之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独)     ②行李之往来(助词,取独)
      ③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④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结构助词,的)(代词,指秦君)
      ⑥唯君图之(代词,指这件事)          ⑦将焉取之(代词,指土地)
      ⑧烛之武退秦师(介于姓、名之间的语助词)

《谏太宗十思疏》
1.以
      ①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而”表转折)
      ②必竭诚以待下(连词,相当“而”表修饰)  
       ③戒奢以俭(连词,相当“而”表并列) ④ 纵情以傲物(连词,相当“而”表并列)  
       ⑤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连词,相当“而”表承接)
      ⑥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       ⑦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
      ⑧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2.而
      ①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      ②不言而化(连词,表修饰)
      ③莫不殷忧而道著(连词,表因果)        ④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
      ⑤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            ⑥岂其取之而守之难乎(连词,表承接)
      ⑦终苟免而不怀仁(连词,表转折)
3.其
      ①必固其根本(代词,它的)      ②则智者尽其谋(代词,他们的)
      ③知其不可(代词,这些)        ④岂其取之而守之难乎(代词,那)
      ⑤其可忽乎(语气助词,表反问,难道)
4.之
      ①岂其取之而守之难乎(代词,指天下)      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助词,取独)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助词,的)              ④将崇极天之峻(助词,定后的标志)

《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为
     ①廉颇为赵将(动词,担任)             ②拜为上卿(动词,做,当)
     ③为刎颈之交(动词,成为)             ④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动词,立下)  
      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断动词,是)     ⑥为一击缻(介词,替,给)
2.而
     ①夫赵强而燕弱(连词,表并列)      ②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连词,表修饰)
     ③毕礼而归之(连词,表承接)        ④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连词,表转折)
     ⑤而位居我上(连词,表转折)
3.于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在)     ②归璧于赵(介词,给)
     ③故燕王欲结于君(介词,与)     ④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介词,对)
     ⑤而君幸于赵王(介词,表被动)   ⑥使不辱于诸侯(介词,表被动)
4.以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②以绝秦望(连词,表目的,来)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介词,因为)   ④宁许以负秦曲(连词,来)
     ⑤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介词,把)     ⑥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用,拿)
     ⑦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介词,凭借)     ⑧秦亦不以城予赵(介词,把)
     ⑨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⑩徒以吾两人在也(介词,因为)
5.之
     ①即患秦兵之来(助词,取独)   ②均之二策(代词,这)
     ③必辱之(代词,指相如)       ④为刎颈之交(助词,的)
6.乃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副词,竟)        ②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副词,就)
     ③臣乃敢上壁(副词,才)
7.因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过,经由)      、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副词,于是,就)     ③不如因而厚遇之(副词,由此,趁机)
8.且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副词,况且)    ②示赵弱且怯也(连词,表并列)
          ③且庸人尚羞之(连词,表假设让步,即使)

《鸿门宴》
1.以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②请以剑舞(介词,用)
         ③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④项王未有以应(连词,表目的,来)
         ⑤樊哙侧其盾以撞(连词,相当“而”,表承接)
2.为
         ①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动词,结成)    ②使子婴为相(动词,担任)
         ③我为鱼肉(判断动词,是)                  ④军中无以为乐(动词,作为)
         ⑤窃为大王不取也(动词,认为)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被)
         ⑦君为我呼入(介词,替,给)                ⑧为之奈何(介词,对,对于)
         ⑨何辞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呢)          ⑩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给)
         ⑾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替)(动词,献)
3.因
          ①不如因善遇之(动词,趁机)       ②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于是,就)
4.且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②臣死且不避(连词,表假设让步,尚且)
          ③且之奈何(副词,将要)    
5.然
         ①沛公蓦然(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代词,这样)  

          ③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连词,表转折,然而)
6.之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          ②今日之事何如(助词,的)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助词,取独)        ④立而饮之(代词,指酒)
7.于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    ②贪于财货(介词,对于)
     ③长于臣(介词,比)                          ④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在)
8.而
     ①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      ②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
     ③拔剑切而啖之(连词,表承接)        ④而待将军(连词,表承接)
9.与
     ①未得与项羽相见(介词,同)           ②欲呼张良与俱去(介词,同)
     ③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介词,和)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介词,和)
     ⑤则与斗卮酒(动词,送与)             ⑥欲与亚父(动词,送与)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3楼#
发布于:2015-07-25 20:33
必修4虚词
《季氏将伐颛臾》
1.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表转折)      ②固而近于费(连词,表并列)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表转折)    
      ④不患寡而患不均(连词,表并列)         ⑤而不能守也(连词,表转折)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连词,表转折)       ⑦而在萧蔷之内也(连词,表转折)
2.且

     ①且在邦域之中矣(连词,而且,并且)       ②且尔言过矣(连词,况且)
3.为
     ①后世必为子孙忧(动词,成为)          ②何以伐为(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4.之
     ①是社稷之臣也(结构助词,的)      ②夫子欲之(代词,指它)
     ③是谁之过与(结构助词,的)        ④既来之,则安之(代词,代远人)
     ⑤吾恐季孙之忧(结构助词,的)      ⑥而在萧蔷之内也(结构助词,的)
     ⑦是谁之过与(宾语前置的标志)
5.也
     ①社稷之臣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②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③今由与求也(句末语气词)
6.以
     ①何以伐为(介词,凭,用)             ②则修文德以来之(连词,表目的,来)
7.于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         ②虎兕出于柙(介词,从)
     ③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

《寡人之於国也》
1.而
     ①弃甲曳兵而走(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
     ②或百步耳后止(连词,表承接)           ③然而不王者(连词,表转折)
     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连词,表转折)      ⑤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连词,表转折)
     ⑥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连词,表并列)    
2.之

     ①寡人之于国也(助词,取独)         ②察邻国之政(结构助词,的)
      ③填然鼓之(衬音助词,无义)         ④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助词,取独)      ⑤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⑥树之以桑(衬音助词,无义)
     ⑦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的)       ⑧未之有也(代词,代前面所说的话)
     ⑨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指百姓)(结构助词,的)
3.焉
     ①尽心焉耳矣(句末语气词)             ②斯天下之民至焉(代词,指代“这里”)
4.然
     ①河东凶亦然(指示代词,这样)        ②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③然则不王者(指示代词,这样)      
5.于
     ①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于)          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表比较,比)

《秋声赋》
1.者
     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代词,“有……者”为固定结构,有……的东西)
     ②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代词,“所以……者”为固定结构,……的原因)
     ③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代词,……的面容)
2.之
     ①盖夫秋之为状也(助词,取独)       ②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助词,所字结构)
     ③木遭之而叶脱(代词,代秋声)       ④乃其一气之余烈(结构助词,的)
3.而
     ①悚然而听之(连词,表修饰)      ②木遭之而叶脱(连词,表承接)

     ③垂头而睡(连词,表修饰)        ④忽奔腾而砰湃(连词,表并列)
      ⑤物过盛而当杀(连词,表承接)    ⑥丰草绿缛而争茂(连词,表并列)      ⑦物既老而悲伤(连词,表承接)
4.其
     ①其触于物也(第三人称代词,指“秋声”)     ②其色惨淡(代词,指“它的”)
     ③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代词,指“它们”)    
      ④忧其智之所不能(代词,指自己的)          ⑤百优感其心(代词,指他的)              
      ⑥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副词,表可能)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4楼#
发布于:2015-07-25 20:35
必修5虚词
《陈情表》
1.以
     ①臣以险衅(连词,因为)            ②猥以微贱(介词,凭借)
     ③臣具以表闻(介词,用)            ④今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来)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    ⑥无以至今日(连词,表目的,来)
     ⑦臣以供养无主(连词,因为)  
2.于
     ①急于星火(介词,比)          ③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
3.之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结构助词,的)      ②臣之进退(助词,取独)
     ③报养刘之日短也(结构助词 的)         ④臣之辛苦(结构助词,的)

《项脊轩志》
1.以                                    

      ①娘以指扣门扉曰(介词,用)          ②以当南日(连词,表目的,来)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目的,来)
     ④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    ⑤以手阖门(介词,用)
2.之
     ①三五之夜(结构助词,的)          ②先妣抚之甚厚(人称代词,指大母)
     ③儿之成 (助词,取独)             ④他日汝当用之 (代词,指象笏)
     ⑤顷之  久之  (音节助词,无义)    ⑥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结构助词,的)
3.而
     ①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        ②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
     ③呱呱而泣 (连词,表修饰)         ④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
     ⑤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
4.于
     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介词,在)       ②其制稍异于前(介词,比)

《报任安书》
1.以                                          
       ①及以至是 (通“已”,已经)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            
       ③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连词,以致)
      ④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
      ⑤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
      ⑥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于
      ①或重于泰山(介词,比)            ②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
      ③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     ④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

      ⑤无益于俗(介词,对)
3.乃        ①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   ②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
      ②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副词,才)
      ③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
      ④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
4.然
      ①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②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转折,但)
      ③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
5.且
      ①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      ②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
      ③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
6.为
      ①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    ②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作了)
      ③削木为吏(动词,当做)            ④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
      ⑤殆为此也(介词,因为)            ⑥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

《渔父》
1.为  
       ①自令放为(句末语气词,表疑问)         ②何以伐为 (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③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判断动词,是)(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④为巡徼所凌破死 (介词,被)            ⑤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介词,替)
⑥为刎颈之交(动词,成为)
  2.之

①吾闻之(代词,指这句话)      ②葬于江鱼之腹中 (结构助词,的)
③渔父见而问之(代词,指屈原)  ④沧浪之水浊兮(结构助词,的)
⑤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⑥句读之不知,或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⑦郯子之徒 (代词,指这,同一类人)       ⑧儿之成 (助词,取独)
⑨顷之, 久之  (音节助词,无义)         ⑩杳不知其所之也 (动词,到,往)
  3.于
    ①圣人不凝滞于物(介词,被)    
②游于江潭(介词,在)
    ③何故至于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到)
  4.而
    ①渔父见而问之(连词,表承接)  
②而能与世推移(连词,表转折)
    ③渔父莞尔而笑(连词,表修饰)

《逍遥游》
1.之                                                
       ①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    ②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③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取独)          
       ④生物之以息想吹也(定语后置的标志)  
       ⑤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取独)          ⑥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往,到)      ⑧之二虫又何知(代词,这些)        
       ⑨众人匹之(代词,指彭祖)        
       ⑩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代词,指宋荣子)  

       ⑾天之苍苍(定语后置的标志)            ⑿汤之问棘也是已(助词,取独)
       ⒀则芥为之舟(代词,指水)               ⒁蜩与学鸠笑之曰(代词,指鹏)       ⒂此大小之辩(结构助词,的)             ⒃辩乎荣辱之境(结构助词,的)
2.且                                      
①彼且奚适也(副词,将要)              ②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连词,并且)      
       ③彼且恶乎待哉(副词,将要)           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连词,况且)        
       ⑤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连词,尚且)        
3.而                                            
       ①怒而飞(连词,表修饰)                ②決起而飞(连词,表修饰)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连词,表修饰)    
       ④而控于地而已矣(连词,表承接)(连词,就)
      ⑤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连词,表转折)
      ⑥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连词,表转折)    
       ⑦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连词,表转折)
      ⑧而御六气之辩(连词,表递进,并且)
      ⑨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连词,表因果,因而)
      ⑩水浅而舟大也(连词,表并列)            ⑾腾跃而上(连词,表修饰)
      ⑿夫列子御风而行(连词,表修饰)          ⒀化而为鸟(连词,表承接)

4.其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语气词,表选择关系,或许是,还是)
      ②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代词,指鹏)  
      ③其名为鹏(代词,它的)                ④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代词,它,指水)
     ⑤其翼若垂天之云(代词,指鲲,译它)   ⑥其广数千里(代词,代鱼)

     ⑦彼其于世(代词,指宋荣子)           ⑧奚以知其然也(代词,指这个观点)
5.焉      ①置杯焉则胶(兼词,于此)                ②有鱼焉,有鸟焉(句末语气词)
6.以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介词,用)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介词,凭借).
      ③以五百岁为春(介词,把)              ④以游无穷者(连词,表目的,来)
7.则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连词,就)             ②时则不至(连词,或者)
     ③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连词,那么)
8.然
     ①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②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③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9.乎
     ①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介词,在)    ②彼且恶乎待哉(语气词,表感叹)

《兰亭集序》
1.之
     ①暮春之初(结构助词,的)               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结构助词,的)
     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的标志)
     ④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助词,取独)     ⑤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独)
     ⑥及其之所既倦(动,到 往 引申为达到,得到)
     ⑦不能遇之于怀(代词,它,道理)         ⑧感慨系之矣(代词,它)
2.于
     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引出动作的处所)       ②终期于尽(介,到)

     ③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介,引出动作的对象)
          ④不能喻之于怀(介,在)               ⑤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介,对)3.为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作为,当做)      ②已以陈迹(动词,成为)
4.以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介词,把)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连词,用来)
     ③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介词,因为)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5楼#
发布于:2015-07-25 20:41

【高中化学】大题拿高分的答题技巧
 


 一、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
理综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
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二、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
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无机框图推断题解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读图审题→找准"突破口"→逻辑推理→检验验证→规范答题。解答的关键是迅速找到突破口,一般从物质特殊的颜色、特殊性质或结构、特殊反应、特殊转化关系、特殊反应条件等角度思考。突破口不易寻找时,也可从常见的物质中进行大胆猜测,然后代入验证即可,尽量避免从不太熟悉的物质或教材上没有出现过的物质角度考虑,盲目验证。
2.化学反应原理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把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有图像或图表形式,重点考查热化学(或离子、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反应速率大小、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电化学装置、平衡曲线的识别与绘制等。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也就较多,导致思维转换角度较大。试题的难度较大,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答题策略】该类题尽管设问较多,考查内容较多,但都是《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不会出现偏、怪、难的问题,因此要充满信心,分析时要冷静,不能急于求成。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很基础,陌生度也不大,所以复习时一定要重视盖斯定律的应用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关各类平衡移动的判断、常数的表达式、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及有关计算的关系式;电化学中两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离子放电先后顺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有关利用电子守恒的计算;电离程度、水解程度的强弱判断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技巧等基础知识,都是平时复习时应特别注意的重点。在理解这些原理或实质时,也可以借用图表来直观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自己分析图表的能力与技巧。总结思维的技巧和方法,答题时注意规范细致。再者是该类题的问题设计一般没有递进性,故答题时可跳跃式解答,千万不能放弃。
3.实验类试题
该类题主要以化工流程或实验装置图为载体,以考查实验设计、探究与实验分析能力为主,同时涉及基本操作、基本实验方法、装置与仪器选择、误差分析等知识。命题的内容主要是气体制备、溶液净化与除杂、溶液配制、影响速率因素探究、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物质成分或性质探究、中和滴定等基本实验的重组或延伸。
【答题策略】首先要搞清楚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一系列操作或提供的装置都是围绕实验目的展开的。要把实验目的与装置和操作相联系,找出涉及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或物质的性质等,然后根据问题依次解答即可。
4.有机推断类试题
命题常以有机新材料、医药新产品、生活调料品为题材,以框图或语言描述为形式,主要考查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同分异构、化学用语及推理能力。设计问题常涉及官能团名称或符号、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反应条件、反应类型、空间结构、计算、检验及有关合成路线等。
【答题策略】有机推断题所提供的条件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这类题往往直接从官能团、前后有机物的结构差异、特殊反应条件、特殊转化关系、不饱和度等角度推断。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一般是先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再求分子式,根据性质确定物质。至于出现情境信息时,一般采用模仿迁移的方法与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使用。推理思路可采用顺推、逆推、中间向两边推、多法结合推断。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6楼#
发布于:2015-07-25 20:43
“有机化学”知识模块
1.羟基官能团可能发生反应类型:取代、消去、酯化、氧化、缩聚、中和反应  
正确,取代(醇、酚、羧酸);消去(醇);酯化(醇、羧酸);氧化(醇、酚);缩聚(醇、酚、羧酸);中和反应(羧酸、酚)  
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酸甲酯、麦芽糖、纤维素  
错误,麦芽糖和纤维素都不符合  
3.分子式为C5H12O2的二元醇,主链碳原子有3个的结构有2种  
正确  
4.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是纯水电离产生的c(H+)的104倍  
错误,应该是10-4  
5.甲烷与氯气在紫外线照射下的反应产物有4种  
错误,加上HCl一共5种  
6.醇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醛,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错误,醇类在一定条件下不一定能氧化生成醛,但醛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氧化生成羧酸  
7.CH4O与C3H8O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最多可得到7种有机产物  
正确,6种醚一种烯  
8.分子组成为C5H10的烯烃,其可能结构有5种  
正确
9.分子式为C8H14O2,且结构中含有六元碳环的酯类物质共有7种  
正确  
10.等质量甲烷、乙烯、乙炔充分燃烧时,所耗用的氧气的量由多到少  
正确,同质量的烃类,H的比例越大燃烧耗氧越多
  
11.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正确,棉花、人造丝、人造棉、玻璃纸都是纤维素  
12.聚四氟乙烯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其单体是不饱和烃,性质比较活泼  
错误,单体是四氟乙烯,不饱和  
13.酯的水解产物只可能是酸和醇;四苯甲烷的一硝基取代物有3种  
错误,酯的水解产物也可能是酸和酚  
14.甲酸脱水可得CO,CO在一定条件下与NaOH反应得HCOONa,故CO是甲酸的酸酐  
错误,甲酸的酸酐为:(HCO)2O  
15.应用取代、加成、还原、氧化等反应类型均可能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羟基  
正确,取代(卤代烃),加成(烯烃),还原(醛基),氧化(醛基到酸也是引入-OH)  
16.由天然橡胶单体(2-甲基-1,3-丁二烯)与等物质的量溴单质加成反应,有三种可能生成物  
正确,?1,2?1,4?3,4?三种加成方法  
17.苯中混有己烯,可在加入适量溴水后分液除去  
错误,苯和1,2-二溴乙烷可以互溶  
18.由2-丙醇与溴化钠、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得丙烯  
错误,会得到2-溴丙烷  
19.混在溴乙烷中的乙醇可加入适量氢溴酸除去  
正确,取代后分液  
20.应用干馏方法可将煤焦油中的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分离出来  
错误,应当是分馏
  
21.甘氨酸与谷氨酸、苯与萘、丙烯酸与油酸、葡萄糖与麦芽糖皆不互为同系物  
错误,丙烯酸与油酸为同系物  
22.裂化汽油、裂解气、活性炭、粗氨水、石炭酸、CCl4、焦炉气等都能使溴水褪色  
正确,裂化汽油、裂解气、焦炉气(加成)活性炭(吸附)、粗氨水(碱反应)、石炭酸(取代)、CCl4(萃取)  
23.苯酚既能与烧碱反应,也能与硝酸反应  
正确  
24.常温下,乙醇、乙二醇、丙三醇、苯酚都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错误,苯酚常温难溶于水  
25.利用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的性质,可制得硝基苯、硝化甘油、硝酸纤维  
错误,硝化甘油和硝酸纤维是用酯化反应制得的  
26.分子式C8H16O2的有机物X,水解生成两种不含支链的直链产物,则符合题意的X有7种  
正确,酸+醇的碳数等于酯的碳数
27.1,2-二氯乙烷、1,1-二氯丙烷、一氯苯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分别生成乙炔、丙炔、苯炔  
错误,没有苯炔这种东西  
28.甲醛加聚生成聚甲醛,乙二醇消去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缩聚生成有机玻璃  
错误,乙二醇取代生成环氧乙醚,甲基丙烯酸甲酯加聚生成有机玻璃  
29.甲醛、乙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蔗糖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错误,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不发生银镜反应  
30.乙炔、聚乙炔、乙烯、聚乙烯、甲苯、乙醛、甲酸、乙酸都能使KMnO4(H+)(aq)褪色  
错误,聚乙烯、乙酸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7楼#
发布于:2015-07-25 20:44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错误,低级有机酸易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 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   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 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2-、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 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亲们,我回来啦
jnszzk01
金牌学员
金牌学员
  • 粉丝343
  • 关注217
  • 发帖数5379
  • 铜币14408枚
  • 贡献值2008点
  • 好评度626
  • 来自
  • 最后登录2017-12-31
  • 社区居民
  • 打卡勇士
  • 12周勇士
  • 8周勇士
  • 发帖能手
  • 20天大作战[2014]
  • 幽默大师
  • 宣传大使
  • 新人进步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2015]
1188楼#
发布于:2015-07-25 20:45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要学习网,中学生最喜欢的学习论坛;地址 http://www.yaoxuexi.cn 手机版地址 wap.yaoxuexi.cn]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  
   正确,4OH- - 4e- === 2H2O + O2↑
  
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C-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正确  
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  
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  
38.用1L 1mol/L 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  
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亲们,我回来啦
xzlabc123456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 粉丝400
  • 关注34
  • 发帖数5947
  • 铜币21459枚
  • 贡献值572点
  • 好评度805
  • 来自江西省 鹰潭市 余江县
  • 最后登录2024-06-21
  • 最爱沙发
  • 20天大作战
  • 幽默大师
  • 20天大作战[2015]
  • 社区明星
  • 发帖能手
  • 忠实会员
  • 社区居民
1189楼#
发布于:2015-07-25 20:50
jnszzk01:棒棒哒,再听两天就可以申请七天勇士啦回到原帖
希望你美丽却不肆意展露,希望你坚强却不固执倔强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