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关于阅读和学生阶段一定要多读书,
你有什么看法?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和心理学博士毕淑敏老师说: "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你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投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一谈,学生时代为什么一定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多读书! 为什么要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北京语文高考148分的孙婧妍,在分享学习经验时说到: “读书多了,就会培养出一些语感,语感是长期积累下来的。我的父母从小就给我读故事,由此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让我从阅读中受益良多。” 首先我们要看,阅读可以为大家带来什么? 1、狠抓阅读,丰富学识,多积累 清华大学附小的特级教师窦桂梅,就非常重视学生阅读。 据报道,她的学生都至少积累了100多则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名言警句,300多首古今诗词和1000多条成语。 别说考场作文,就是突然袭击,给出一个话题,学生就能联想到几十上百个论述角度; 2、读书,增强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多读书,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多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目的是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从实践中丰富生活技能,而读书则是最便捷的方式。 3、多阅读,增强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 在英国《每日电讯报》2009年的一篇文章中,萨塞克斯大学声称:阅读可以将压力水平降低68%。此外,它还能帮助你放松心灵。 学习中难免遇到阻力,面到难题突如其来的无力感、愧疚感,这时候《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类书籍,可以让孩子们学到乐观、珍惜、坚强、勇敢、好学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4、多阅读,使孩子更接近事实真相 广泛的阅读不同类书籍,孩子的基本常识就越多,不容易为自然界或者电视剧中的错误信息诱导,而会更加喜欢探究背后的真相。 譬如,麝香真的会导致不孕? 滴血验亲真的科学? 苏轼为什么叫苏东坡? …… 5、多阅读,利于孩子广交良师益友。 当你读了很多书,对各类知识都有了解,有一定积累时,会发现身边共同语言的人真的很多;因为任何一本好书,往往蕴含着人性的真善美,更是正面的价值观。 多读书让你有机会接触更多优秀的朋友,能够拥有更多灵魂挚友。 协助孩子读好书,读应该读的书 按照“二八法则”选书 买书坚持20%必购书目,80%孩子感兴趣的书目,这样既保证了孩子的知识广度,利于学习成长,又培养了孩子的兴趣; 例如,教育部推荐的、老师推荐的必读书目,一定要买,如下图这些: 可以有规划性购买,如果孩子对天文类、机械类书感兴趣,可以由此出发,不断延申,增加读书的广度。 02 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如果不能去图书馆,读书环境还可以自己营造,因为学习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诱惑,如果不想读,又不加正向引导,真的很难开始; 教育专家钱志亮,给了两点建议: 前期父母监督要到位; 后期要靠孩子内驱力,激发内驱力的秘诀在于给孩子一定主动权,抓大放小,父母在原则问题上把握方向即可。[/p][/p] 家长要带头,以身作则,相互监督 这个时候父母的带头作用很重要,不能自己打着麻将、玩游戏,却逼着孩子读书,你可以这样做: 可以拿出自己的工作复盘和规划、看看报纸、杂志、自己喜欢的书籍,和孩子相伴读书,规定多长时间后,相互讲一下读后感,把孩子当成朋友; 保持桌面整洁 有研究表明: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孩子的学习; 有条件的话,家中布局尽量保持干净整洁化,可以设立专门的书架,帮孩子清理桌面,将与学习读书无关的零食、画本、手机等收起来; 03 协助孩子制定周期性阅读规划 中学生学习压力大,除了学校繁杂的作业和任务,很多时候还要应对各种兴趣班、补习班,时间比较紧张,但是总有孩子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去阅读,充实自己。 家长们可以和孩子商讨,并规定每日的阅读计划和时间: 每天30-60分钟阅读时间,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或者孩子感兴趣的读本皆可,睡前记忆是比较深刻的,也可以拿出白天学习的内容回顾,加深记忆; 这样有助于培养睡前仪式感,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还能化解负面情绪,有益于身心健康。
既然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好处这么多,还不快行动起来,为自己孩子的未来加持助力? |
|
100% |
沙发#
发布于:2022-12-06 20:53
![]() |
|
|
板凳#
发布于:2023-02-02 17:34
![]() ![]() |
|
|